某学校正在实施校内人事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的管理改革,校党委、人事处公布了教职工薪酬改革的新分配方案,规定教师、行政人员的基础工资、绩效工资按不同比例分配,对每一个具体岗位的教师工作量做了明确规定,超工作量者可以获得超额绩效报酬。学校每学年按一定比例对每一个教师评定等级,由教研室等基层领导负评定。校领导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没想到学年末绩效等级的评定结果出来后,教师们意见纷纷,觉得这种评定结果和奖励不合理,教师们的投入与回报不公平。个别教师或行政人员工作量少,却评为一等,获得高奖金。大多数教师教学、教研工作量重,却达不到行政管理人员的平均奖金值。教师们的抱怨情绪强烈,甚至个别老师拒绝接受这种分配制度。为此校党委召开会议,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对教职工反映的不公平现象做了解释和纠正。
结合以上案例,请联系公平激励理论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亚当斯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
(2)假如你是学校领导者,如何根据公平理论原理,实施激励,提高管理效率?
⑴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认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报酬的多少有关,更重要的是人们 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付出的劳动 代价及所得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是否公平作出判断。公平感直接影响个体的工作 动机和行为,有了公平感,便心情舒畅,工作积极性提高。否则,便产生不公平感,影响工作积极性。
⑵在教育管理中,对 教师的考评、薪酬、晋升、福利等激励要统筹兼顾各群体,做到公开透明、一视同仁,鼓励良性 竞争和合作,营造公平和谐的工作环境。有了公平感,有利于保持身心愉悦,提高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