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黑板上画图给幼儿看的时候,幼儿视野中存在着黑板、墙面和附近的其它东西。而作为知觉对象的,只有教师画的图画,其他如黑板等,就成为知觉的背景。但是,在幼儿知觉过程中,有时并不是像教师备课时所设想的,可能把对象和背景颠倒过来,或者不能突出对象。
(1)根据所学的学前心理学的知识分析案例中的现象。
(2)如果要将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需要注意哪些条件的影响?
答:(1)感觉器官在同一时间内不能同样清楚地感知所接触的事物,有些刺激物会成为知觉的对象。这是因为知觉的目的性对知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符合知觉目的的刺激物,紧密地组织在一起,好像凸现出来似的,被当作一个完整体而清楚地被感知。另外一些刺激物,人对它们的知觉较为模糊,好像是衬托在知觉对象的后面似的,成为知觉的背景。
(2)对象从背景中分出来,受以下几种条件影响:①对象与背景的差别;②对象的活动性;③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④教师的言语与直观材料相结合。(对以上条件展开分析。)P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