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观上的偏差带来队伍素质的缺陷有哪些?
领导者是识才、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主体,其人才观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本组织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可以说“差之毫厘,逻以千里”。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基层组织的人事工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在人才观上仍然存在诸多偏差。
1.唯学历论与人才队伍结构的扭曲,
2.唯台阶论与领导干部的逐级老化,所谓“台阶论”是指对干部应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逐级提拔,使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应该说此论不无道理,但在贯彻过程中,有时走极端,变成了“唯台阶论”,排除了对杰出人才的破格提拔。
3.求全论与人才的浪费,求全责备是我国人事工作的积弊。人事部门最敏感、记忆最深的往往是每个人犯过什么错误、受过什么处分、有过什么缺点,至于此人有什么特长、有什么兴趣爱好、有什么“绝活”,则不清楚、不熟悉。
4.单位所有制论与人才流动的艰难,要想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各得其所,必要的人才流动机制必须建立起来。
5.能人决定论与腐败之风的盛行,我们讲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讲人才是宝贵财富,是成就事业的关键,是着眼于人才群体而言的。
6,人情论与裙带关系的羁绊,许多中国组织中,盛行一种人事工作中的“人情风”P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