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病人的护理:
1、去除病因,如肠道感染者,应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2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对不能自理的病人应及时给予便盆、消除焦虑不安的情绪,使之达到身心充分休息的目的。
3膳食调理。鼓励病人饮水,少量多次,可酌情给予淡盐水,饮食以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宜,避免油腻、辛辣、高纤维食物。严重腹泻时可暂禁食。
4防治水和电解质紊乱。按医嘱给予止泻剂、口服补盐液或静脉输液。
5维持皮肤完整性。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身体衰弱者,每次便后用软纸轻擦肛门,温水清洗,并在肛门周围涂油膏以保护局部皮肤。
6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量等,注意有无脱水指征,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病情危重者,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如疑为传染病则按肠道隔离原则护理。
7心理支持。因粪便异味及沾污的衣裤、床单、被套使、便盆均会给病人带来不适,因此要协助病人更换衣裤、床单、被套和清洗沐浴,使病人感到舒适。便盆清洗干净后,置于易取处,以方便病人取用。
8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有关腹泻的知识,指导病人注意饮食卫生,家居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便秘病人的护理:
1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为病人提供单独隐蔽的环境及充裕的排便时间;
2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床上使用便盆时,除非有特别禁忌,最好采取坐姿或抬高床头,利用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病情允许时让病人下床上厕所排便。对手术病人,在手术前应有计划地训练其在床上使用便盆。
腹部环形按摩。排便是用手沿结肠解剖位置自右向左环行按摩,可促使降结肠的内容物向下移动,并可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指端轻压后端也可促进排便。
4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
5使用简易通便剂;
6灌肠;
7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意义和获得有关排便的知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帮助病人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 2)合理安排膳食; 3)鼓励病人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