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论述睡眠的类型与睡眠过程。
人类的睡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 (1)在慢波睡眠中,脑电活动以慢波为主,脑电活动的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平行,从入睡期至深睡期,脑电活动逐渐变慢并伴随着逐渐加深的行为变化,表现为肌张力逐渐减弱,呼吸节律和心率逐渐变慢。 (2)在异相睡眠中,脑电变化与行为变化相分离,脑电活动类似慢波睡眠的入睡期,以肌张力为代表的行为变化却比深睡期还深,肌张力完全丧失,还伴有快速眼动现象和桥脑-膝状体-枕叶PGO波周期性高幅放电等特殊变化。异相睡眠又常称为快速眼动睡眠。这种类型的睡眠与做梦的关系比慢波睡眠更为密切。(3)慢波睡眠分为四个发展时期:①睡眠一期(入睡期),开始进入睡眠状态,清醒安静状态下的脑电活动(以8-13次/秒的α节律为主)。②睡眠二期(浅睡期),脑电活动更不规则。被试已经入睡,并出现鼾声,但将其叫醒后自称没睡着。③慢波睡眠三期(中睡期),被试已经睡熟,但尚易叫醒。④睡眠四期(深睡期),不但睡熟还难以叫醒,被唤醒后报告做梦者人数极少,但梦魇或恶梦惊醒者多。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在慢波睡眠的四期。(4)在慢波睡眠之后,常出现异相睡眠。此期睡眠者肌肉呈完全松弛状态,甚至肌肉电活动完全消失,睡眠深度似乎比慢波四期更深,体温仍较低,对外部刺激的感觉功能进一步降低,难以将睡眠者从此期立即唤醒。与行为变化相反,脑电活动为极不规律的低幅快波。在异相睡眠中,最有特征的行为变化是眼球快速运动,约每分钟60次左右。从异相睡眠中唤醒后,80%以上的人声称正在做梦,梦境形象生动,以视觉变幻为主。 (5)人的每夜睡眠大约由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交替变换4-6个周期所组成,平均每个周期历时80-90分钟,包括20-30分钟异相睡眠和约60分钟的慢波睡眠。成人入睡后,必须先经过慢波睡眠1-4期和4-2期的顺序变化后,才能进入第一次异相睡眠。从上半夜到下半夜每次更替一个周期,异相睡眠的时间都有所增长。所以,后半夜睡眠中,异相睡眠时间的比例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