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给福建台湾道流传敕书》全文,回答以下问题:给福建台湾道流传敕书敕福建台湾道:兹命尔分巡台湾道,专管运粮事务。驻扎台湾府,管辖台湾府、县等处地方及台湾洋面。其经管钱谷各官,仍照旧听尔统辖。首在抚绥黎民,勤宣德意。约束衙门官吏、胥役,使之恪尊遵法纪。无致作弊生事,扰害官民。监司本源既正,方可表率属员、用循职业。宜加意修浚城池,集聚粮响,督修战舰。仍诫谕有司简讼清刑,洁己爱民,生聚教训,共图保障。抚绥彝人,善加鼓励,劝课农桑,使服教化。查验各岛澳出入船只,以防奸宄。其台湾府仓库钱粮不时察盘,毋致亏空。所属官员有贪残溺职者,转报该督抚参处。尔仍听督抚节制。年终将行过事迹开送该抚咨部察考。尔受兹委任,须持廉秉公,殚心竭力。使小民乐业,斯称厥职。如或贪黩乖张,因循怠忽,贻误地方,责有所归,尔其慎之。故敕乾隆三十年二月初九日(1)清代敕书的使用;(2)流传敕与坐名敕的不同点;(3)按照古代公文程式将课文分成首称、正文、末称、后书四个部分。
(1)清代敕书的使用;清代救书(亦称“敕谕”,简称“敕”),皇帝授任地方重要文武官员,并规定其职权范围、任事要求的凭证性君命公文。以作为履行职权、明确责任、考绩优劣的法定依据。(2)流传救与坐名救的不同点:根据所授任官员的地位高、低,可区分为类:1坐名救。授总督、巡抚、将军、漕运督、关监、侍郎、学政、盐政、织造、提督、总兵等高级官员。及临时差遣的军事统帅,如经略、大将军等。坐名=“坐实其名”。写明职名和2流传救(“传救”)授地位稍低司、道以下官员。如:布政使、按察使、道员、运司,以及副将、参将、游击等官。救书写明官衔,不列姓名(3)按照古代公文程式将课文分成首称、正文、末称、后书四个部分。首称=救福建台湾道正文=弦命尔分巡台湾道...责有所归,尔其慎之。末称=故救后书=乾隆三十年.九日(纪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