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以德育人
摘自《长江日报》2012年5月12日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尤其母亲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特殊重要、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本周日是母亲节,省人力资源学会母亲文化专业指导委员会、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将举办“母亲文化与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彭珮云昨日来汉,将出席该论坛。日前,彭珮云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您特别看重和关注家庭教育,我国家庭教育现状如何?
彭珮云: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妇联组织、教育部门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家庭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家庭教育的水平逐步提高。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比如,孩子及其家长、老师大多是独生子女;电脑、电视的普及减少了亲子沟通时间;网毒网瘾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带来许多问题;离婚率持续递增,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子女教育令人担忧;某些领导干部、富人和社会名流子女的不良行为引起公愤等。另外,近年来,未成年人性行为的随意与多发,引发了少女流产现象增多,不仅危害了她们的身体健康,也使青少年性犯罪增加。
记者: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彭珮云:首先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必须以德为先、以德为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为此,要普及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教育能力,使家庭与学校、社会紧密协作,帮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特别要关爱和帮助各种困难家庭。希望各有关方面深入调查研究新时期家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对策和建议。
问: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家庭教育在学生的道德行为和观念的形成中有什么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谈谈学校及教师应该如何和家长联系和沟通并一起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1)儿童入学前已经从家庭成员有意无意的影响中获得了许多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2分)这些是学生接受学校德育的基础,(2分)而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会伴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每一个阶段,(2分)家庭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具有基础、定向的作用。(2分)
(2)材料中谈到,新的时代条件下,因为家庭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面临着很大的问题,(2分)因此,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要与学生家庭经常沟通、联系以进行道德教育,(2分)沟通的渠道包括:建立家庭联系通讯录;(1分)进行家访和家庭情况调查;(1分)进行家庭讲座或成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等等。(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