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拟》用“字”来代替“语素”这类语法术语;《提要》采用“语素”这种语法术语,不用“字”来代替语素。你认为哪种处理办法正确,并解释一下原因。
《暂拟》的处理办法是完全正确的。可以从三方面来说明:
第一,这是由汉字的本质决定的。“字”是文字学研究的对象。不是语法学研究的对象。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记录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只能基本上记录汉语的一个一个的音节、而不应当充当语法的研究单位。
第二、汉字和语素不是一对应的关系,因而用字来代替语素自然是不科学的。有的汉字记录一个音节但不是语素,如“蜻、咖”在“蜻蜓、咖啡”等联缩词中的字,有的汉字记录一个音节有时是语素,有时不是语素,如“巧”在“巧妙”中是一个语素,在“巧克力”中就不是一个语素。有的汉字记录几个音节,是一个语素,如“薄”有bao(很薄)、bo(薄弱)两个读音,是一个语素。有的汉字记录一个音节,是几个语素,如“把”在“一把筷了”中是量素,在“把住门”中是动素,在“把书拿来”是介素。有的汉字记录几个音节,是几个语素,如“长”读chang(长短)是形素,读zhang(生长)时是动素。有这样一些汉字和语素不一一对应的情况,自然用汉字来代替语素是很不科学的。
第三、“字”的含义比较多,再用来表示语素的含义会造成混乱。字,有时指书写单位的字,如“这课有三个生字”的“字”;有时指词语,如“文从字顺”的“字”;有时指音节,如“读得字字清晰”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