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孔子“为国以礼”的礼治论的主要内容。

欢迎免费使用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提升学历,成考自考报名,论文代写、论文查重请加客服微信skr-web

试述孔子“为国以礼”的礼治论的主要内容。

孔子主张“为国以礼”,实行礼治。孔子所说的礼,一般是指周礼。周礼是西周奴隶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典章制度,也包括一套繁琐的礼节仪式。从法律思想的角度来看,孔子的礼治论主要有以下内容:(1)剥削阶级享受特权是“天下之通义”。孔子认为,宗法等级特权制度是天经地义的。人有智愚、贤不肖之分,所以社会有尊卑、贵贱的等级。凡智者、贤者,就应当尊贵,受人供养,有权统治别人;凡愚者、不肖者,就应当卑贱,终年劳作,供养尊贵者。这就是以孔子为创始者的儒家把人们分为君子小人、劳心者劳力者的依据。在孔子看来,只有依靠礼,依靠礼治,才能使君子和小人、劳心者和劳力者各自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使尊卑贵贱、长幼亲疏和等级社会不致紊乱,长久存在下去。(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说。孔子推崇西周文王和武王时的礼治盛世,深恶痛疾那些违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僭越行为。然而当时的现实情况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周天子徒具虚名,政治实权逐渐下移,诸侯、大夫掌握“礼乐征伐”的大权,甚至“陪臣执国命”;宗法等级制度日益涣散,“僭越”之事不断发生。孔子视这些为“天下无道”,表现出不能容忍的愤慨,如鲁国的大夫季氏僭用天下礼乐,使“八佾舞于庭”,孔子便怒不可遏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孔子认为君有君之礼,臣有臣之礼,等级森严,上下尊卑不能混淆,不许僭越。而在孔子看来,破坏贵族特权最严重的,莫过于“臣弑君”、“子弑父”一类的极端行为。他认为君、父有过,只可进谏,绝不可采取任何极端的行动。(3)礼乐兴,刑罚“中”。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认为,只有兴礼乐,按照礼所规定的等级名分行事,社会秩序才不致紊乱,使用刑罚才能得当;否则,就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但孔子认为人们在法律面前不应讲平等,主张维护宗法等级特权的礼治。他认为,国家制定法度,应当使“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如果“贵贱无序”,就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维护礼治,也表现在他力主孝悌上,主张“为亲者隐”。孔子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里,孔子把父子互相包庇视为最公正无私的道德。(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这是强调礼的作用,以遇事做得恰当为可贵,所谓“和”,即和谐,但是和谐是由礼来节制的,不能离开礼,“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同时,这里又把礼和让相提并论,是强调不争,不争即和。孔子并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即用礼来节制恭、慎、勇、直这些道德品行,使它们恰到好处。相反,如果它们离开礼的节制,便会偏离中道。由此可见,主张“以礼让为国”的孔子“强调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就是要大家和谐一致,消除争夺,使社会保持安定。(5)孔子虽然维护周礼,但并不认为它十全十美,一点也改动不得。在他看来,对周礼应当有所“损益”,即有所增减,有所改良。如他主张“举贤才”、礼下庶人等、就是要求对周礼有所改良的表现。

访客
邮箱
网址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人工智能机器人,扫码免费帮你完成工作


  • 自动写文案
  • 自动写小说
  • 马上扫码让Ai帮你完成工作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人工智能机器人,扫码免费帮你完成工作

  • 自动写论文
  • 自动写软件
  • 我不是人,但是我比人更聪明,我是强大的Ai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