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
答:新中国成立后六十余年来,城镇化道路跌宕起伏,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57),为平稳起步阶段。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框架下,政府利用“剪刀差”惠城政策,通过农民、农业和农村支援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奠定了基础。这种以剥夺农民利益的城镇,制度性地形成了城乡隔离的二元社会结构,无可奈何地形成了两类身份制度、两类就业制度、两类教育制度、两类社会保障制度和两类公共服务制度等,扩大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脑体差别。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至今影响犹存。
(2)第二阶段(1958-1977),为大起大落阶段。这20年.国家几经动荡,国民经济时起时落,城镇化进程历经曲折。
(3)第三阶段( 1978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为加速中国城镇化创造了良好条件。P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