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1)促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是护理学专业教育领域的新观念,护理学专业教师必须明确学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会在今后工作中需要的全部知识与技能,况且,学生的知识还需要不断地巩固和更新。因此,护理学专业学生能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显得十分重要。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能激励学生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认真查阅文献、收集信息,分析、综合相关资料及进行逻辑推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自学能力。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强调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探寻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使学生变得富于评判性和创造性,善于学习,从而促使护理学专业学生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可以不断地更新和进步。(2)增强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家们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目前的护理教育改革强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会不断地面对新问题,因此,护理学专业教师也日益认识到培养学生具有评判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促使学生去探索信息,对资料进行评判性评价并应用新获得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老师也应该明确自身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启发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3)促使基础学科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统一认识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知识的保留、回忆与适当的应用情况密切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新的信息能否被牢固地保存,与其是否能紧密地原有的知识结合有关。新的知识必须通过反复使用,才能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组合形成比较牢固的记忆。传统的护理学专业教学多采用分学科学习基础学科知识的方法,教学计划安排前几年学习基础课,直到后几年才能接触到临床实践课程,.此时学生前面所学的基础课知识往往所剩无几。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在现场或模拟场景中进行教学,学生在实践场景中学习的基础学科知识将按临床现场的实践方式牢固地保留在记忆中。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经过仔细设计的,围绕病人的问题,促使学生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及治疗方法等资料,反复应用基础学科的知识,这样促使护理学专业学生将基础学科的知识和临床实践需要统一起来,也能有效地糜合基础教学与临床教学间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