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现代设计教育的探索。
一般来说,现代设计教育应该主要包括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两部分。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使学生具有对事物形象的敏感性和丰富的想象力,善于将自己丰富的主观情感转化为设计艺术形象;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和表达制作技巧,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前者重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后者重逻辑思维和实际操作技能。而设计教育是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整合。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设计也不仅仅是艺术与技术结合那么简单,现代设计教育也理应包含更多的因素。美国设计理论家普洛斯将设计分层次列出人因、技术、审美.市场、政府法规、工业体制、公众舆论等七个因素。
1995年在北京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上,普洛斯又将设计要素分为技术、经济、美学和人因四个维度。近些年来,我国的设计教育内容也从两元向多元过渡,课程设置方面有艺术类型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形态构成;工程类型的材料与加工工艺,机械设计、电子技术、人机工程学等;
经济类型的市场营销、价值工程等;操作类型的金工、木工、模型制作、电脑辅助设计等。
1995年在北京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上,香港技术大学的马勒蒂斯(Davide Meredith)发表了自己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观点。他认为,艺术家、手工艺家和设计师的智能结构都由思维、情感、技能三部分构成,但三者的构成比例是不同的。艺术家的特长在于他能将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化为丰富的情感,并将情感通过形式表达出来。他也需要思维和技能,但这是为帮助他产生情感、表达情感服务的。手工艺家的特长在于他掌握着精妙的技能,可以用技能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创作出工艺品来。他也需要情感和思维,但这是为他能更完美更合理地施展技能服务的。设计师的特长在于他具备一套成熟的思维方式,能根据社会的特定需求设计合适的产品。他也需要情感,使他的设计对象更为人们所喜爱,他也需要技能,这是为了表达他的设计效果。后二者都是为完善思维、表达思维服务的。马勒蒂斯主张设计教育的重心在于培养学生有关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有的课程不必求得自身学科的完整性,但都必须与发展学生的设计思维.或使学生的设计思维规范化有内在联系。有了这一个核心.设计教育就具备了科学的教学结构,倘若不注意把握这个核心,教学便成了课程堆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