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与娜拉都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妇女典型,分析比较她们的异同。
安娜是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主人公。娜拉是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主人公。 (1)她们的相同处: ①都是反抗社会的典型,但都局限于个人解放。 ②都要求妇女人格的独立,追求个性解放。 安娜:公开非婚姻的爱情,反对虚伪。娜拉:独立借款、还款,独立承认冒名签字的责任,不愿作丈夫的玩偶。 (2)它们的不同之处: ①反抗社会所达到的高度不一样。 安娜:局限于道德、婚姻,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付出了代价,如遭社会的谴责,失去了孩子。但体验了爱情的欢乐。安娜对社会的总结是“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娜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律、道德、宗教全面的批判。如娜拉说:“对于法律我要想想是不是正确,难道法律不允许女儿爱父亲,妻子救丈夫。”。②两人所接受的思潮不同。 安娜:接受的是爱情至上的思潮。所以渥伦斯基对她冷淡后,她表现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娜拉:接受的是个人解放思想的影响。所以她要离开“玩偶之家”,娜拉的的出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③结局不同。 安娜:最后死亡,原因是封建社会不能容忍安娜公开与丈夫决裂和不“体面”的行为。另一原因是因为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后她有一种负罪感,时时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因此只能以死来结束生命。 娜拉:出走,她不会走向死亡,在个性解放的呼吁越来越强烈的社会里,娜拉的结局受到更多人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