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派戏剧
20世纪50年代,尤奈斯库《秃头歌女》的上演及贝克特《等待戈多》在1952年的上演,标志着荒诞派戏剧的诞生,而且很快由法国波及欧美。荒诞派戏剧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戏剧领域中的表现,“荒诞”一词在哲学上指个人与环境的脱节。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在1962年出版了《荒诞派戏剧》,使之成名。
荒诞派戏剧家提倡纯粹戏剧性,通过直喻把握世界,他们放弃了形象塑造与戏剧冲突,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意蕴。舞台上出现的往往是支离破碎的直观场景、奇特怪异的道具、颠三倒四的对话、混乱不堪的思维,以此来表现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达到一种抽象的荒诞效果。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西方文学中最有影响的戏剧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