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赏析保罗维里厄德的小说《我的接线员朋友》,分析它的情感主题。
我的接线员朋友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变成了街坊中最先装上电话的几户人家之一。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在楼梯拐弯处的墙上固定着一个橡木盒子,盒子旁边有一个被磨得光亮的听筒。我甚至还记得这部电话的号码是105当时我还小,还够不着它,但我却常常站在它的旁边入神地听着妈妈对它讲话。记得有一次,妈妈还抱起我,让我同正在出差的爸爸通了话。后来,我发现在这个奇妙无比的东西里面住着一位叫“问讯处”的,令人吃惊的人物。她几乎无所不知:妈妈常向她打听别人的电话号码;家里的钟停了,她会很快给出正确的时间。那一天,妈妈到一个邻居家串门儿未归的时候,我在地下室里胡摆弄各种修理工具,手指给榔头砸了一下。我吮着被砸疼的手指在屋里急得团团转。最后我来到楼道里。噢,电话!我忽然看见了那个神奇的东西。于是我很快跑去拖来板凳,放在楼板上。爬上凳子后,我取下听筒,让它贴近耳朵,然后对着话筒叫道:“请接问讯处。”一两声咔嗒声之后,一个轻柔却很清晰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问讯处,请讲。”“我砸了手指头,指头…”还没说完,我就禁不住对着听筒哭起来,我终于有了一个听众。“你妈妈不在家吗?”问讯处问道。“就我一个人。”我哭着说“你的手指流血没有?”“没有,我用榔头把它砸伤了。”“那你能不能打开冰箱?”她问。我说可以。“那么你就切一小块冰放在受伤的指头上,会好受些。用冰锤的时候小心些。”她告诉我,“乖乖,别哭,过一会儿就不疼了。”打那以后,我就经常向问讯处询问各种问题。我问地理方面的,她就告诉我费城在什么地方,还告诉我那条充满浪漫色彩的奥里诺科河一那条我曾幻想长大以后去探险的河,是多么美丽。她帮助我做算术,还告诉我,前一天我刚从公园里逮来的那只花狸鼠是要吃水果和坚果的。后来,我们家的那只宝贝金丝雀贝蒂死了。我把这个悲伤的消息也告诉了问讯处。她听后,先用一般的大人哄小孩的话安慰我,可我并不感到宽慰。为什么死去的偏偏是那些歌喉婉转动人、能给家里带来欢乐的鸟儿?为什么它们最终都落得挺尸笼底、爪子朝天,只留下一团羽毛的下场呢我想,当时她准是猜透了我的心思,因为她平静地对我说:“保罗,记住,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它们还可以在那儿纵情歌唱。”不管怎样,我心里总算好受了些。后来,我九岁那年,我们举家迁到东部的波士顿。我无比想念那位曾给我以巨大帮助的问讯处朋友。然而,她只能在远方老家的那只木盒子里了。当时,在我们新居大厅里的桌子也装有一部听筒细长的新电话,我却从未想到过要去用用它。几年后,在我上大学的途中,飞机在西雅图降落。由于等候换机有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我就同住在当地的姐姐通了15分钟的电话。接着,如同着了魔似的,我拨了家乡的接线处的号码,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问讯处,请讲。”奇迹出现了,我居然又听到了那久违了的轻柔、清晰的声音先前根本没料到这一点,我有些不由自主地问道:“请问,fx这个单词怎么拼写?”我不禁笑了。“果真是你啊!”我说,“你是否知道,那段时间你在我心目中有多么重要?听筒里一阵沉默,接着传来十分柔和的声音。“我想,”她说,“你的手指头现在大概愈合了吧?“我也问你,你是否也知道,”她说,“你对我意味着什么吗?我自己一直没有孩子,所以常常盼望你打来电话。我真有些傻气,是不是?”一点也不傻,真的。不过,我没有这么对她说,而是告诉她这些年我常常想起她,并且问她,等第一学期结束我到姐姐那儿时是否可以再给她打电话。“当然可以,打电话时,找莎莉就行。”“再见,莎莉。”问讯处居然还有名字,听起来真让我感到有些奇怪,“要是我再遇上花狸鼠,我就告诉它们得吃些水果和坚果。”“行啊!”她说,“我还希望有一天你能亲自到奥里诺科河去走一趟呢。好了,再见。”刚好过了三个月,我又一次来到西雅图机场,并拨通了接线处的电话,这次电话里传出的却是一个陌生的声音:“问讯处,请讲。”“我想让莎莉接电话。”“真对不起,莎莉五个星期前不幸去世了。过去几年里,她一直患病在身,只是时断时续地在这儿上班。”就在我正要挂上电话时,她又说:“请稍等一下,你是不是叫维里厄德?”“对。“噢,莎莉给你留了张字条。我念给你听:‘告诉他,我仍要说,还有另外一个世界,人们仍然可以在那里歌唱。他会明白我的意思的。”我谢过接线员后挂上了电话。是的,我的确明白她的意思。
(1)文章使用平铺直叙的方法,着重叙述了几次打电话的情形,内容是生活中的平常琐事,层层剥笋,塑造了一个富有爱心的伟大的普通人的形象,一开始,这个“问讯处”是个无所不知的“神奇的东西”,在一个孩子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然后我们才知道,那位叫莎莉的“问讯处”是一位没有孩子的母亲,真心喜欢着孩子的普通人;到文章最后揭示出莎莉原来一直患病在身,最终默默地离开人世,神圣而无所不能的光环褪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2)与文章平淡的叙述相联系,这篇文章的感情色彩也是平淡的,本文的结构体现了一种大巧若拙的朴素之美,做到了“至情若无”读完全文几乎不用回味,我们便可以感受到这股感情的冲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