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王萍为班上一个男孩经常打人、破坏纪律而伤透脑筋,她尝试着用行为矫正法来改变这个男孩的打人行为。她所用的刺激物(奖品)是该男孩喜欢的玩具和小食品。实验处理为每小时如无打人行为就给予一个奖品,一共观测4周,每周5天,共20天。第一周为基线阶段,第二周为实验处理阶段,第三周为撤除实验处理阶段,第四周为再次实施实验处理阶段。两次实验处理介入均使该男孩的打人次数明显下降,表明实验(奖励)对矫正该男孩的打人行为有效。
问题:
(1)该实验属于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还是真实验设计?为什么?

欢迎免费使用小程序搜题/刷题/查看解析,提升学历,成考自考报名,论文代写、论文查重请加客服微信skr-web

幼儿园教师王萍为班上一个男孩经常打人、破坏纪律而伤透脑筋,她尝试着用行为矫正法来改变这个男孩的打人行为。她所用的刺激物(奖品)是该男孩喜欢的玩具和小食品。实验处理为每小时如无打人行为就给予一个奖品,一共观测4周,每周5天,共20天。第一周为基线阶段,第二周为实验处理阶段,第三周为撤除实验处理阶段,第四周为再次实施实验处理阶段。两次实验处理介入均使该男孩的打人次数明显下降,表明实验(奖励)对矫正该男孩的打人行为有效。
问题:
(1)该实验属于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还是真实验设计?为什么?
(2)该实验采用哪种设计模式?分析其设计思路与特点。

(1)该实验属于准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不能够完全控制变量的变化,特别是指不能随机分配被试的实验设计。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特殊情况下有时可用单个被试作样本,如超常儿童研究、心理治疗、行为矫正、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因为单个被试不存在随机选择与分配的问题,所以单个被试设计被认为是准、实验设计。
(2)该实验采用了A-B-A-B设计模式。单个被试设计模式主要有A-B设计和A-B-A-B设计和A-B-A-B设计。A-B-A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先取得被试行为的基线值,然后引人实验处理并观察被试的行为变化。在A-B-A设计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实验处理阶段就构成了A-B-A-B,设计。在案例中,实验的第一、二、三、四月周依次对应基线阶段、实验处理阶段、撤除实验处理阶段(基线阶段),再次实施实验处理阶段。这种设计将基线阶段和实验处理阶段循环运用了两次,它的内在效度比A--B设计和A-B--A设计要高。

访客
邮箱
网址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人工智能机器人,扫码免费帮你完成工作


  • 自动写文案
  • 自动写小说
  • 马上扫码让Ai帮你完成工作
通用的占位符缩略图

人工智能机器人,扫码免费帮你完成工作

  • 自动写论文
  • 自动写软件
  • 我不是人,但是我比人更聪明,我是强大的Ai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