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对经济杠杆原理的理解。
经营杠杆反映销售量与息税前利润之间的关系,主要用于衡量销售量变动对息税前利润的影响,息税前利润可用下式表示:EBIT=Q(P-V)-F=Q·MC-F,式中Q为产品销售数量,P为单位产品价格,V为单位变动成本,F为固定成本总额,MC=(P-V)为单位边际贡献。上式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边际贡献总额随着销售量的变动而变动,固定本总额则为一常数,与销售量变动无关。因此,当销售量变动时,虽然不会改变固定成本总额,但会降低或提高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从而提高或降低单位产品收益,使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销售量变动率。固定成本的存在使销售量变动1个百分点产生了大于1个百分点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这种利用固定成本为杠杆,通过扩大销售量所取得的利益,称作经营杠杆利益。当然,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可能会放大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也可能会放大公司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