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调整?
(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我国发展的新形势.新条件,审时度势,科学研判,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了调整,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调整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一调整符合我国情的变化和发展形势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四个全面”新表述之间具有内在有机联系。其中,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必须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2.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我们党在全国执政70多年来,经过几中国共产党人接力奋斗.不懈探索所积累的治国理政丰富经验,是我们党今天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历史前提。
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任何理论都是特定时代和实践的产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回应了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攻坚克难的新法宝。
从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摆在当代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对如何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进行了创造性回答,对如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勾画了清晰的“路线图”,使我们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发展布局更加科学,战略举措更加有效,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提供了基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