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公司是一家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2020年12月31日,ABC公司E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由于E材料市场价格下跌,导致由E材料生产的Y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E材料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0万元,由此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2021年6月30日,E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由于E材料市场价格有所上升,使得E材料的预计可变现净值变为95万元。
2021年12月31日,E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由于E材料市场价格进一步上升,预计E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111万元。要求:(1)计算ABC公司2021年6月30日E材料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2)计算ABC公司2021年12月31日E材料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1)2021年6月30日,E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万元(100万元-95万元),则当期应冲减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5万元(20万元-5万元),冲减额小于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因此,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5万元。
会计分录为:借:存货跌价准备 15贷:资产减值损失 15 (2)2021年12月31日E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又有所恢复,应冲减存货跌价准备为11万元(111万元-100万元),但是对E材料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仅为50万元,因此,当期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0万元而不是11万元(即以将对E材料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会计分录为:借,存货跌价准备 5贷:资产减值损失 5
3.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2021年1月1日,B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0万元,C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360万元。2021年因销售C产品而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60万元。对其他存货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有关资料如下∶(1)A产品库存300台,单位成本为30万元,A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36万元,预计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2万元,相关A产品未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
(2)B产品库存500台,单位成本为4.5万元,B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4.5万元。甲公司已经与长期客户M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22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B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4.8万元。向长期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向其他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4万元。(3)C产品库存1000台,单位成本为5.1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6万元,预计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6万元。库存C产品未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
要求∶(1)分别计算甲公司各项存货2021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分别说明各项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金额。
(2)分别编制甲公司各项存货2021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存货跌价准备的相关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答案:(1)①A产品:可变现净值=300×(36-2)=10200(万元);成本=300×30=9000(万元)。成本<可变现净值,A产品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金额=9000(万元)。②B产品:签订合同部分300台。可变现净值=300×(4.8-0.3)=1350(万元);成本=300×4.5=1350(万元)。签订合同部分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未签订合同部分200台。可变现净值=200×(4.5-0.4)=820(万元);成本=200×4.5=900(万元);未签订合同部分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00-820-10=70(万元);B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金额=1350+820=2170(万元)。③C产品:可变现净值=1000×(6-0.6)=5400(万元);产品成本=1000×5.1=5100(万元);成本<可变现净值,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时需要将原有存货跌价准备余额100万元(360-260)转回。C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金额=5100(万元)。(2)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70贷: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70借:存货跌价准备—C产品
100贷:资产减值损失
100
4.甲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有关资料如下∶
(1)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结存A产品100件,每件成本为16万元,账面余额为1600万元,A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6.2万元,对于A产品,甲公司与另一企业已签订一份不可撤销合同,该合同规定甲公司以每件17万元向该企业销售60件A产品,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还将发生相关税费0.6万元。(2)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结存B在产品150件,每件成本为10万元,账面余额为1500万元。B在产品专门用于生产B产成品,B产成品的市场价格为17万元,将每件B在产品加工成产成品预计还将发生成本7.6万元,预计销售每件B产成品将发生相关税费1万元。(3)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原材料300件,成本为每件5.3万元。每件乙原材料可加工成一件C产品,加工过程中需发生的费用为每件0.8万元,销售过程中估计将发生运输费用为每件0.2万元。2021年12月31日,乙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为每件5.1万元,C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6万元。假定甲公司存货按单个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21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0,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2021年12月31日A产品应当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并编制2021年年末与计提资产减值相关的会计分录。(2)根据资料(2),计算2021年12月31日B在产品应当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并编制2021年年末与计提资产减值相关的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3),计算2021年12月31日乙原材料应当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并编制2021年年末与计提资产减值相关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答案:(1)2021年12月31日合同数量内的60件A产品单位可变现净值=17-0.6=16.4(万元),大于单位成本16万元,未发生减值。
合同数量外的40件A产品单位可变现净值=16.2-0.6=15.6(万元),小于单位成本16万元,发生减值。A产品应计提减值损失的金额=(16-15.6)×(100-60)=16(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16
贷∶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16(2)2021年12月31日B产成品单位可变现净值=17-1=16(万元),B产成品的单位成本=10+7.6=17.6(万元),由于B产成品的单位可变现净值低于单位成本,B产成品发生减值,所以B在产品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B在产品应计提减值损失的金额=[10-(17-7.6-1)]×150=240(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240
贷∶存货跌价准备—B在产品240(3)每件C产品的可变现净值=6-0.2=5.8(万元),每件C产品的成本=5.3+0.8=6.1(万元),乙原材料专门生产的C产品发生了减值,因此表明乙原材料应按其可变现净值计量。每件乙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6-0.8-0.2=5(万元),每件乙原材料的成本为5.3万元,因此乙原材料应该计提减值金额=(5.3-5)×300=90(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90
贷∶存货跌价准备——乙原材料90
和期末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