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二者的关系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其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他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便由旧变新,走向自己的反面。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形: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
义和现实意义。第一,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单纯以道德作为评判历史功过的是非标准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第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把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