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分析影响学习的内部条件。
学习是凭借经验在主体身上产生的比较持久的能力和倾向的变化。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则是指凭借经验在主体身上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主要是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他指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是指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的过程。所谓实质性联系是不限于表面特点,而是理解其本质特点,具体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已有意义的符号、概念、命题建立联系。所谓非人为性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合理的或合乎逻辑的联系。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奥苏伯尔用同化论解释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它强调学习者的积极主动精神,强调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必须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其结果是新知识获得意义,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变化。
根据奥苏伯尔的上述学习理论,可看出影响学习的内部条件主要有:(1)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储存于学习者长时记忆中的原有知识、技能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最重要的内部条件。许多实验研究显示,学习过程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2)学生的主动加工活动。学生有了适当的知识、技能,但如果没有主动加工活动,学习仍然难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