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一国家规划矿区内拟“上大压小”,关闭周边6个小煤矿整合新建一个大型煤矿,产煤涉及规模为400万t/a。根据项目设计文件,矿区地面有设计主井和副井各一处,通风井两处,洗煤厂一处。洗煤厂设尾矿库一座,洗煤废水能够重复利用。工程设矿井水地面处理站一个,拟配套建设一个瓦斯抽放站用于发电,并建设矸石场储存矸石作建筑材料。矸石场选在开采境界边缘地带的一处山凹内,预计可堆放矸石30年。该矿区雨量充沛,植被丰富,易发生泥石流,区内农作物种类繁多。井区范围内有泉点15个,其中5个为村民饮用水源。开采境界内有中型河流一条,为下游某城市的饮用水源。工程预测最大沉陷区内有村庄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其他均为农田和林地。
问题:
1.该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2.简述该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3.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沉陷区的现场调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从目前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要求来看,本矿建成投产前必须落实哪些措施?
5.该项目中,煤矸石堆场大气污染物控制因子是什么?
6.该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有哪些?
1.(1)该项目地表沉陷区范围和沉降深度预测,采煤沉陷对井区范围内泉点等地下水水位的影响及对选址区附近自然植被和农作物的影响。
(2)该项目采煤沉陷以及沉陷引发的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地表最大沉陷区引发的对区内文物、村庄建筑物的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居民搬迁等社会影响。
(4)地表沉陷造成对沉陷区农田和林地的影响,导致占用或是农田使用功能丧失。
2.(1)从饮用水角度评价本项目采煤对开采境界内的中型河流水量的影响,分析此中型河流作为下游城市的饮用水源的可行性,论证防水煤柱留设的合理性;水污染源主要调查:经尾矿库区域处理后是否被重复利用并做到了不外排;行政办公区及生活区污水是否得到有效处理或循环利用。
(2)从水质角度分析矿井水和洗煤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后被重复利用的可行性,分析这些废水外排对开采境内河流水质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下游城市取水水质的影响。
(3)从矿井水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利用率方面分析该项目的水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途径等指标与国家相应环保政策的符合性,并提出矿井水综合利用方案。
3.(1)重点调查所预测的沉陷区居民户数、人口、拟搬迁时间、搬迁补偿方案和搬迁计划等。
(2)调查沉陷区内文物名称、数量、保护级别,文物保护范围,并与相关文物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以取得合法手续,对于包括在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工程建设内容,分析地下开采计划中是否留设保护煤柱。
(3)调查沉陷区及其附近地形地貌、生态系统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分布情况;尤其是已知开采境界内有中型河流为下游某城市的饮用水源,故需要重点调查该河流水质、水量、水文等相关内容。同时应调查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是否对该河流进行了饮用水保护区的划分、取水口位置与供水人口等情况;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本项目是否有工程建设设施,是否在河流段设置了排污口。
(4)调查沉陷区的农田是否属于基本农田,调查农田种类、面积、庄稼品种、产量等,同时应取得沉陷区内基本农田的相关法律手续和初步补偿计划。
4.(1)当地政府协调沟通,贯彻落实“上大压小”政策,关闭周边6个小煤矿,取得相关“上大压小”新建大型煤矿的法律手续。
(2)落实煤矸石综合利用,按照环评及设计文件煤矸石用做建筑材料,建成投产前应与相关企业签订供应煤矸石的协议。
(3)落实瓦斯抽采利用的环保措施,建设瓦斯发电站用于满足本矿生产、生活、周边居民用电需求。
(4)落实矿井水经地面处理站处理后重复利用的措施,根据水质情况矿井水可用于矿区生产、露天堆场抑尘、选煤、井下抑尘、黄泥灌浆、地面绿化等。
5.该项目中煤矸石堆场大气污染物控制因子是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6.本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有:井田范围内的村庄、农田、泉点和饮用水源地、井区中型河流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