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
(1)“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
(2)“文人画”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元。苏轼所提倡的“墨戏”“士人画”,被认为是“文人画”的开端。米芾、米友仁父子的山水画被视作文人画山水最早的典型。明朝董其昌提出“文人画”一词,推王维为始祖。
(3)文人画家讲究全面的文化修养,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脱略形似,不求工整,强调神韵,必须诗、书、画、印相得益彰,达到所谓“妙不可言”之境地。他们的创作比较自由,多表现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以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题材的作品大量出现,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标榜“士气”“逸品”,注重意境的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