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北京某中学一位实习教师上了这样一堂音乐课:教师先在钢琴上弹奏出法国著名作曲家德彪西的《月光》曲,请学生在纸上写出或者画出自己对音乐的印象。教室里静静的,只有教师的琴声在回荡,学生的画令教师吃惊:弯弯的月亮,柳树的枝条……在月色下的一叶扁舟……,每一幅都不一样,但大多数都有一种月色朦胧之感。学生所写的诗句有的引自唐诗,有的则是学生自己创作的新诗。接着教师请学生为所听的曲子命名,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竟准确地说出了“月光”二字。然后,教师介绍了法国印象派诗人魏尔论(1844—1896)和他的《月光》诗,又让学生朗诵自己的诗句,教师弹奏《月光》曲,让学生进行诗配或表演。这堂充满着诗情画意的课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1)它美在哪里?
(2)这堂课遵循了艺术教育的什么理论?
(3)这堂课说明了什么?有什么启发呢?
①它美就美在教者巧妙地把音乐、画画、诗词三者融合在一起。应该说,这堂课的意外收获是学生懂得了音符所表达的意境同样是可以用线条、色彩诗句来描绘的。
②这一课例遵循了艺术教育的融合原则。融合原则是指运用各种教育与艺术形式所能提供的手段与方法,在某一艺术课程或该门艺术课程的某一方面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其他艺术课或该门艺术课程的其他方面的内容,以便有效地提高艺术教学效益,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③这一课例说明了音乐、美术、诗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的联系,正是这种天然联系,使我们可能穿过某一种艺术形式而走进另一种艺术天地。
④合原则对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课程的综合教学的综合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