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自变量的定义及其类型。
1. 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主试选择自变量的目的是用自变量来改变行为。 2. 自变量的种类: 1.. 环境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 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2.. 任务自变量:在实验中,被试接受的实验任务也可以作为自变量。 3.. 指导语自变量:当被试来到实验室时,他们在各方面都是大致相同的,但是,当主试对被试进行分组后,每一组被试接受的指导语是不同的,这时一组被试与另一组被试的差别就产生了。的学生。比如样本大小为50个学生,那么其中5个就应该是从艺术系中随机抽取的。这种抽取样本的方法就是分层取样。 2. 总体层次的确定应该根据所做实验的不同而相应地有所不同。例如,我们要研究一个对待失业态度的课题,我们就会想要确定就业与失业的比例。如果一个研究是以一个地方为研究焦点,那么这个地方的,而不是国家比例也是有意义的。 3. 如果我们从已经确定的不同层次中随机取样,同时抽取的比例也是很精确的,那么我们就得到了另一种等概率取样的方法。这是因为我们进行操作的只是一部分,比如在上面的大学的例子里,我们确定要选择10%的艺术类学生,而这些学生是纯粹的随机选择出来的,并且是从一个含有10%的艺术类学生的大型大学里抽取的一个大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