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东道国经济环境对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
东道国经济环境对跨国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东道国经济,在产品的需求和消费、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等方面有较大差距,企业的国际经营应适应其不同的经济特性,用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和营销体系去适应。第一阶段:传统社会。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或地区缺乏对提高生产力有重大作用的先进技术,没有或很少有制造业,经济基本上依赖原料资源和农产品,因而,对工业品的需求极为有限。第二阶段:起飞前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国家或地区,开始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交通、能源、通讯、教育和保健方面开始发展,初级制造业已经产生,原料加工较多,因此对原料开采和加工方面的机器和其他工业品需求较大。第三阶段:起飞阶段。这一阶段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生产非耐用品及半耐用品的制造业发展很快。地区消费品制造业普遍涌现。因此对工业品的需求扩大到制造业所需要的整个工厂及辅助设备。第四阶段:走向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经济基本已经工业化,资本货物与消费品生产都较发达。由于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对消费品的需求猛烈增长,相应地引起对生产这些消费品的工业品的需求增长。第五阶段:大量消费阶段。这一阶段人均收入很高,储蓄较多,经济上已完全工业化,各种生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无论是消费品还是工业品,都有很大的提供能力。这些国家工业化的特点是高度专业化,但本身并不能满足其所有方面的需要,所以仍然存在着从其他国家进口工业品的需求。(2)东道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影响着市场的购买力大小,决定国际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规模和容量的大小。衡量收入水平的大小有三个重要指标:①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是反映人们的购买力的最重要指标,是决定市场容量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商品需求盼构成。人均收入高,对消费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大。这一指标需结合人均收入的家庭分配比例,如果人均收入在家庭中的分配比例是两极化明显,则说明该国的大多数人贫穷,少数人却很富有。因而,档次较低的产品购买力强。②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减去直接负担的各种税金等之后剩余的收入。它可用于消费支出,也可用于储蓄。个人消费支出在各类消费品上的比例或消费的结构,构成个人消费模式的变化。在一定时期个人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用于储蓄的部分越多,消费支出就会减少。③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可支配收入扣除衣、食、住等基本生活开支后剩余的那部分收入。这部分收入越高,则人们对非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就越高。(3)东道国的人口因素对国际企业的影响。①东道国的人口数量与增长速度,决定着东道国市场容量的大小。在人均收入相同的情况下,东道国的人口越多,人口增长率越高,市场就会越大。②东道国人口中的年龄结构影响国际经营中的市场需求结构。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特定商品的需求量是不同的,进而影响国际企业在该国经营商品的市场需求潜力。③东道国人口的密度和地理分布影响国际经营的厂址选择、土地使用、仓储方式和营销手段等。④东道国人口的密度影响东道国人们的消费和其他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国际经营中的产品、技术等决策。(4)东道国物质水平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物价水平是企业衡量目标市场潜在的消费能力和分析其经济状况的又一重要指标。物价稳定是经济稳定、财政稳定和货币稳定的集中反映。物价稳定标志着社会总需求量的基本平衡、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和市场流通的货币供应总量与市场需求的货币总量的基本相适应。作为物价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通货膨胀,东道国的通货膨胀会使人们的实际收入下降,购买力下降,需求也会随之下降。而与此同时,消费者存在涨价预期,所以会在短期内刺激需求,导致抢购。通货膨胀使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定价决策更为复杂,同时,由于在各国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使国际企业的产品和资金的国际转移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