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案例,回答相关问题。
“拉孜西瓜”香飘雪域高原
拉孜县是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农业大县,当地农民以种植青稞和油菜为主,从来没有种过西瓜。
前年6月,浦东新区农委副主任瞿元弟援藏来到拉孜县,担任常务副县长,他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在农业战线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帮助藏族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在认真考虑了当地气候条件之后,他大胆提出了引种原南汇县优质西瓜的设想。
瞿元弟当时这么思考:拉孜县阳光比较充足,雨水少,病害比较少;日夜温差比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糖度比较高。因此在当地种西瓜还是可行的。
去年3月,瞿元弟组织农民用泥土筑起了一个大棚,就地取材,把处理过的羊粪施在地里,改良土壤增加肥力。播下的第一批8424西瓜种子成苗率很高,两分地的大棚收获了500多公斤西瓜。初战告捷使瞿元弟备受鼓舞,拉孜县政府也随之出台了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和农用薄膜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扩大种植规模。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拉孜县已建成了一个占地35亩的农业示范园,引导带动邻近两个乡的30多户农民种植西瓜,形成了包含70多个大中棚.80多个小棚的西瓜生产基地。
措布村农民塔杰今年种了六分地的西瓜,销售收入达到10000多块,比种植青稞增加了十几倍。
塔杰和拉孜县的西瓜种植户能有这样的收益,靠的是瞿元弟和他的同事们成功的品牌战略。拉孜县生产的8424西瓜一经诞生,就被命名为“拉孜西瓜”,贴上商品标识,装入统一的包装箱销售。今年六月到十月,“拉孜西瓜”的营销完成了一个漂亮的“三级跳”:先是在日喀则地区开出了一家专卖店;不久之后又在拉萨百货商场举办“拉孜西瓜”展销会,并借此成功登陆拉萨各大型超市。
久负盛名的南汇西瓜在海拔四千多米的西藏高原结出了累累硕果。昨天,在海南博鳌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上,西藏拉孜县农民种植的南汇8424西瓜一举夺得科技创新奖。昨天在第四届中国果菜产业论坛上一炮打响,大大提高了“拉孜西瓜”品牌的知名度,并且开拓了拉孜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问题:
(1)指出上述稿件的优缺点。
(2)改写上述稿件的导语。
(3)将上述稿件改写成300字左右的广播消息。
(4)为上述稿件配写2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
问题一:
(1)从新闻稿特点与信息量大小看稿件优缺点;
(2)突出重要事实、结构条理清晰、文字通俗方面看优缺点。
问题二:
(1)导语是否突出了最新鲜、重要的事实要素;
(2)导语是否与新闻主体相呼应。
问题三:
(1)简明扼要地突出听众最关心的事实;
(2)调动声音的表现力,绘声绘色,再现场景;
(3)遵循听的规律,注重口语化。
问题四:
(1)论点准确新颖,有现实意义;
(2)论据充分,从事实出发说理,以事明理;
(3)说理深入浅出,融事、理、情于一体,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