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近年来,随着伦敦城市建设向东扩展,泰晤士河下游区域面临着土地开发的压力。东伦敦绿网(EastLondonGreenGrid)是按照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和方法,对泰晤士河周边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项目,该项目通过提升路径的连通性,将河道、森林、山谷、公园、步道、交通站点、工作地和居住区连接起来,构建了一个网络格式、高质量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通过整合改造流域资源,提升了雨洪控制能力,改善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通过管理维护基础设施,创造丰富的游憩活动内容,塑造新时期东伦敦的文化特征,吸引游客,带动区域内投资建设,有专家高度评价该项目,称其“是一种对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财富的源泉,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和无形自然资源。有形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如耕地、林地、草地、滩涂、沼泽、戈壁、沙漠等)、水体(如海洋、河流、湖泊、冰川等)、动植物、矿产等;无形自然资源包括光资源、热资源等。 根据上述材料,以“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为主题,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800-1000字。
【论点选取1】 论题为“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范围较大,可以结合材料,将总论点确定为“绿色管理自然资源,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分论点可以结合材料和实际来选取。材料第一段有两个分号,可以帮我们锁定到关于如何进行自然资源绿色管理的三个可参考分论点。即“构建网络格式、高质量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增加生物多样性”、“塑造新时期东伦敦的文化特征”。 【参考范文1】 绿色管理自然资源 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专家对东伦敦绿网项目高度评价,称其为“一种对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即通过提升路径的连通性,将生活区、工作区、交通站点等与河道、森林等自然资源连接起来,构建出高质量开放空间系统。伦敦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没有对环境的重视,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便无从实现。因此,坚持绿色发展,科学管理自然资源便是建设美丽家园的关键选择。 绿色管理需要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资源,构建网格格式的开放空间系统。近年来,随着伦敦建设向东扩展,泰晤士河下游区域面临着土地开发压力。伦敦政府随即对基础设施展开管理维护,对河周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构建出了一个网络格式、高质量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而我国的自然资源的管理组织架构不尽合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等问题突出,综合协调不佳,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绿色管理的有效开展。因此,各地政府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划分工作职责,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致力于基础设施的改善和资源的整合,保证开放空间系统建设的科学性。 绿色管理需要着力改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动物的食物链是自然界保持生态平衡的自然现象,只有保持了生态平衡,才能使我们生活在美好、舒适的环境中。我国幅员辽阔,动植物种类繁多。但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相当严重,导致生态严重失衡。我国政府已采取有效措施,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明显改善。环保工作应长抓不懈。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全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在更好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丰富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此外,必须认识到,在保护、完善和整合之外,更要以文化为主导,彰显城市文化魅力。东伦敦通过丰富游憩活动内容,塑造了新时期的东伦敦文化特征,吸引了游客,带动了区域内投资建设。东伦敦的经验很好的证明了文化作引线的有效性。纵观世界名城,罗马、巴黎、巴塞罗纳、维也纳等,科学的管理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立足地方文化塑造城市特色。只有发挥地方文化之功,才能更好地实现环境、经济与文化的和谐,真正提升城市的“里子”。 风物长宜放眼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坚持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字数:943字 【文章分析1】 此篇文章论点明确,题目“绿色管理自然资源,共同建设美丽家园”为总论点,分论点为“要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资源,构建网格格式的开放空间系统”、“着力改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要以文化为主导,彰显城市文化魅力”,这三个分论点很好地论证了“怎样对自然资源进行绿色管理”。 在文章开头,结合材料阐释了什么是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接下来通过我国情况引出进行绿色管理的必要性,同时回扣标题和论点。 从论证方面来看,文章较好地使用了举例论证和说理论证。对于需要“结合实际”的文章来讲,“结合实际”最好的方式就是举例子,“事实胜于雄辩”。此篇文章的优点在于分论点紧紧围绕材料,灵活的表述方式又避免了过于模板化。 【论点选取2】 1.这是一套特指类试题,题干中没有直接给出中心论点但给出了论题“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因此需要自己确定中心论点,通过阅读材料发现,作者想通过英国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我国的自然资源存在同样的问题,同样需要做好绿色管理,因此总论点可以定为“多措并举做好自然资源绿色管理”。 2、分论点和文章结构:根据分论点提出的方法可以分为并列式(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四个方面任意选择一个角度提出同类的两到三个分论点)、递进式(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依次递进、环环相扣提出三个分论点)、对照式(从一分为二辩证角度来分解问题,通过对采取绿色管理会带来什么好处和不采取绿色管理会带来什么危害对比分析,提出分论点)三种情况。但由于考场时间紧、压力大,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快速做出决定。根据考试实际情况来看,采用并列式结构中的“怎么办”来写,相对较容易,即从如何做好自然资源绿色管理方面提出三个分论点下笔。 【参考范文2】 多措并举做好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财富的源泉,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和无形自然资源。实施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复杂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求和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统一规划、综合利用资源;点面结合有效衔接、建立系统公共空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的发展,加上个体农业模式、大规模矿产开发,使得土地过于碎片化、地表裸露、土地性质不明确,公共开放空间的类型不完善,缺乏区域公园与都市公园以及连接景观资源的游憩路径,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空间格局,资源条块分割,严重违背了自然资源全面系统化利用的宗旨。统一规划、综合利用资源;点面结合有效衔接、建立系统公共空间迫在眉睫。各级政府应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将河道、森林、山谷、公园、步道、交通站点、工作地和居住区连接起来,构建了一个网络格式、高质量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刻不容缓。 整合资源、全面科学改造;提升灾害控制能力、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气候的变化,人类的滥砍乱伐、生活废水的排放、城市洪涝设施规划建设滞后,增加了潮水、河流、地表水所带来的雨洪问题,直接威胁到本地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只有通过整合改造流域资源,全面改造城市洪涝设施、加大植被保护、提升雨洪控制能力,降低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才能有效改善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资源良性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链的循环。 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注入多元文化因素、打造特色旅游产业。目前大部分地方看似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整体缺乏游憩活动和地区文化特色。游憩活动内容匮乏、单一;没有充足的运动场所;文化资源仅为当地人所知,雷同现象严重,缺乏本土文化特色;基础设置滞后,给旅游出行带来不便,阻碍地方经济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合理规划,通过管理维护,创造丰富的游憩活动内容;塑造特色文化特征,吸引游客,带动区域内投资建设,是对自然资源绿色管理的点睛之笔。 自然资源的绿色管理,任重而道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此贡献自身绵薄之力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途径。 字数:906字 【文章分析2】 此篇文章标题开宗明义,标题即为总论点。 首段开门见山,通过分析绿色管理的重要性,引出总论点。 主体部分为三大对策,分别为“统一规划、综合利用资源;点面结合有效衔接、建立系统公共空间”、“整合资源、全面科学改造;提升灾害控制能力、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注入多元文化因素、打造特色旅游产业”,很好地论证了“怎样对自然资源进行绿色管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结尾言简意赅,表达精练,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