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邵宁是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的管理人员,烟瘾很大。在北京开始实施最严格的禁烟令之后的100天时间里,他感受到了影响。邵宁说:“我过去在咖啡店与人会面时会吸烟,现在不能这么做了,连机场也取消了吸烟室,真是太不方便了。”但邵宁说,他仍然可以在小餐馆里吸烟,几乎没有任何人会抱怨。他在办公室也不吸烟了,因为有一次办公楼里的保安要求他到楼外去吸.但他最近看见一些人开始在走廊里吸烟,而办公区也没有禁烟标志。 2015年6月1日,北京推出控制吸烟条例,禁止在餐馆、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以及所有“带顶带盖”的公共场所吸烟,并禁止在中小学校、儿童医院等地方的室外区域吸烟。 但是.尽管严厉的控烟行动大大提高了公众意识,但执法特别是在办公场所和餐馆的执法仍然存在问题。北京市开始控烟执法后的三个月内,有关部门接到了关于违反控烟规定的近8000件举报.其中70%与在办公楼、餐馆和娱乐场所吸烟有关。 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办公室主任刘辉说,执法人手少是个问题。北京有400多万吸烟者,有130万到170万个社会组织(单位),目前平均每天接到100多个投诉电话,“执法力量根本达不到”。 这是迄今北京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处罚力度最大的一次。违规个人将面临最高200元的罚款,与此前的罚款金额相比有了大幅提升。餐馆如果没能阻止吸烟行为,可能将面临多达一万元的罚款。 然而处罚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若要真正实现全民禁烟控烟,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民众教育和烟草危害宣传工作中去。禁烟广告宣传、教育,让人们对吸烟危害有更深入的理解,让民众意识到随意在公共场合吸烟是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帮助人们从主观认识上自觉遵守禁烟规定。 北京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吴益群说,公众对北京控烟意识增强这一点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控烟仅靠政府是不可能的。 “禁烟令”出台后,北京控烟协会与网易共同对10万网友发起了调查,当被问到“在禁止吸烟场所发现有人吸烟会不会阻止时”,大多数网友选择了否定的答案。尽管对身边的烟民不堪其扰,但依然会选择忍气吞声,这种主动放弃行使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无疑助长了“老烟枪”们的气焰。如果每个人都能当场指出吸烟者的错误,让他们感到羞愧,那么吸烟乱象就会得到改善。 “控烟”不等同于“戒烟”,控烟的本质是在公共场所不对他人造成影响,而遵守控烟条例。实际上也是一种具有公共意识的表现。 2.2015年8月19日,某市公交车上发生了一件奇葩事:车厢站满了乘客,一条小狗却堂而皇之坐在座位上。乘客希望狗主人将狗抱起,把座位让给年纪较大的乘客,狗主人反而理直气壮地表示,自己为狗刷了卡,可以坐一个座位。面对乘客指责,狗主人甚至背着乘客,不理不睬.一直到杨家坪下车,狗主人都没有为其他乘客让座。 带狗上公交,甚至“狗占人座”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不是很普遍,但是总容易引发社会的争议,其焦点都指向公共文明的短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饲养宠物狗已经成为很多城市人的休闲生活方式之一。正因为一些人过度看重家中的宠物狗,频频制造“狗占人座”事件,引起社会争议和纠纷,也引发很多人的不满。 “狗占人座”并非现代文明进步的表现,而是于法予情皆不合的任性行为,是一些人理解错了现代文明精神。 公共空间中每个人的行为必须服从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的需要,从而对行为的自由作出约束,并将一部分自由的权利让渡给公共空间。城市养狗等宠物也是如此,但是养宠物不能损害公共利益。例如,带狗上公交,侵占了公共交通的资源供给,哪怕是像狗主人所说的给狗刷了卡,也是不允许的,客观来说不是钱的事,而是占有了他人乘车的空间与便利。除此之外.也可能对公共安全带来影响,如对狗疏于约束会吓到小孩、绊倒乘客等,还会影响公共卫生甚至传播疾病。 “狗占人座”是公共文明现状的缩影,折射出少数人缺少公共意识,将个人的自由凌驾于公共安全与公共秩序之上,将好恶与道德的判断建立在损害公共利益之上。无疑。对此类不良现象,必须加以批评和谴责。然而,对公共文明的培养,仅仅局限于道德评价和教育引导是远远不够的。从很大程度来说,公共文明更该是规则的文明,即具有共识的行为界限,哪些是允许的。 哪些是禁止的,违反了又该如何处理,给予个体行为以清晰的界限。 这些年,加强城市养狗立法的声音不断,规范养狗行为,禁止狗进入公交、商场、学校等场所也是内容之一,都列入了相关的法律条款。但是,徒有法不足依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此,公交司机表示自己无权处理与罚款,而车辆运管部门解释了一通法规,又建议司机报警,由警察处理。管理踢了皮球,只会弱化法规的效率,公共文明事实上还是处在蛮荒地带野蛮生长。倡导和培养公民的文明素质,不但立法要快速跟进,而且城市管理的方式、手段,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真正地管起来,富于智慧与效率。 3.德国人极守交通规则,哪怕交通信号灯坏了红灯一直亮着,德国人也会站在那里“傻”等。德国人很注意遵纪守法和讲公德,厕所总是很清洁,就连野外公路边上的一些比较简易的厕所也是这样。虽然这些厕所很少有清洁工打扫,但地面上也同样看不到有肮脏难看的印迹。 便后,人们都自觉冲厕。 家长们普遍遵守这样一个原则:教育孩子,家长必须做出榜样。在德国,你如果随地乱扔垃圾或者在没有停车标志的地方停车,马上就会有人过来阻止你,并给你讲明一套遵守社会公德、为下一代做好榜样的道理。这种氛围不仅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规范了成人自觉遵守社会秩序。 德国人遵纪守法和讲公德习惯的养成,除了家庭影响外,学校教育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德国各州可以自行制定教育法,但其内容都有关于培养学生守法和讲公德的条款。比如,巴登一符腾堡州的教育法就把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要“让学生们了解自己作为国家公民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 美丽的“狮城”新加坡在世界上享有“花园城市”和“最守规矩的城市之一”的美名,这离不开新加坡政府多年来大力倡导公民道德建设和奉行以法治国、以德育人的明智政策。 在新加坡。政府官员经常利用各种场合不失时机地宣传社会公德,向国民强调天下为公、同心同德、团结爱国、遵纪守法和爱城护家等观念的重要性。 每年举行的20多个全国性公德教育宣传活动,已成为促进国民思想道德建设、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的重要工具。新加坡政府每年都会在16个市镇理事会之间进行一次最清洁组屋区比赛。通过评比活动,调动城市管理人员和居民的积极性。 在新加坡,有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乱写乱画、在公共场所吸烟、在公共场所嚼口香糖、在地铁吃东西、18岁以下人员喝酒、上厕所不冲水、乱过马路、涂抹钞票、放鞭炮、从楼上往下扔垃圾等行为者都要被罚款或被判鞭刑、拘留甚至坐牢。 新加坡按照以法治国、从严治国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条例、禁令,规定了公民在道德建设方面的义务与责任,并且每一个层面、每一项要求都可以找到法律的依据。许多在我们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在新加坡却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严明的法纪,鞭策新加坡人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 到过日本的人都会发现,日本人守秩序,彬彬有礼,优良的国民素质令人惊叹。究其原因,除却良好的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的浸染,更重要的是日本拥有近乎严苛的法律来规范国民的行为,以及务实的执法能力。 一份“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社会公德建设”的研究资料中谈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文明开化历程。在那个时期,日本颁布了许多关于促进风俗改良的惩戒政策。比如小儿随地大小便,在马路投掷死亡家禽,喧哗、争吵、妨碍他人自由,攀折路边及公园树枝并随意损害植物,等等,类似行为一经发现,均有警察施予罚金处分,无力缴纳罚金的,就要被拘留或是鞭刑。 上世纪80年代初,韩国的社会秩序非常混乱,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抽烟,乘车时抢座、打架等现象屡见不鲜。1988年,韩国政府为了办好汉城奥运会,并向全世界展现崭新文明的民族形象.痛下决心整治不良风气,一旦发现上述现象严惩不贷;同时,还开展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教育活动。结果一年时间不到,国民整体素质就有了很大提高。 4.近年来,上海下大力气创新文明旅游宣传方式,引导促进市民文明出游,更好地塑造和展示城市的良好形象。经过多年努力,在上海,文明出行正成为一种共识。 2015年暑期.上海首部动漫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片《小叮当的一天》开播,通过动漫人物演绎了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形象地引导、启发青少年在出行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教育青少年做到“除陋习、有素养、行文明”。 多年来,上海组织开展“文明出行、快乐旅程”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场社区咨询、设置文明旅游签名墙、由居民代表宣读文明旅游倡议书等形式提升公民文明旅游意识。全市以机场、车站、公园、街头、风景区、星级宾馆、社区等为宣传阵地,制作了一批新颖活泼、导向鲜明的文明旅游公益广告,并印制了一批公益海报张贴在公共场所以及小区和单位的宣传栏,营造了文明出游的浓厚氛围。 2015年,上海市文明办组织市交通委、市旅游局等市文明旅游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推广文明旅游标志、签名承诺文明旅游、扫描文明旅游二维码,并率先在全国开展文明旅游志愿者招募工作,唱响文明旅游歌。目前,上海每天有820余名文明旅游志愿者在全市机场、客运站等区域开展活动。 加强文明旅游工作,出境游是重点。上海有针对性地开展出境文明旅游教育引导工作,在签约组团环节形成“行前告知、行中提醒、行后总结、全程引导”的文明旅游引导工作规范。上海市外办积极引入社会资源,运用APP软件、微信公众号和网页,整合、发布海外领事保护业务、安全防范知识和境外文明礼仪三大内容,方便市民出行。 上海还积极推动文明景区创建活动,制定发布上海市文明旅游考核测评指数.注重改善景区硬件环境,为游客游览提供安全、文明、舒适的条件,以良好的环境引导游客文明出行。市文明办、市旅游局在4A级以上景区开展最美导游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文明礼仪和职业道德教育,优化管理、文明服务;市文明办、市旅游局在市委党校举办两期文明旅游培训班,加强旅游法的宣传和培训,提升全行业学法懂法用法意识。 同时,上海正积极推进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游客不文明档案,探索建立“红黑榜制度”.对不文明旅游者进行依法处置,依法制定对不文明旅游者追责制度。 5.2015年7月24日,《苍梧晚报》刊登《躯体被钻22个孔,法桐伤身又伤心》一文,报道了在连云区海棠路与中华路交叉路口商业繁华地段。一棵有着20年树龄的法桐根部被人钻了22个孔,伤痕累累,树叶也因此开始变黄掉落。法桐为行人遮阳蔽日几十载,却遭如此黑手,实在令人气愤。 为城市添绿是一个辛苦漫长的过程,而毁绿却是随手而为之的事。我们在充分享受城市绿化成果的同时,也有义务保护其免遭损害。之所以出现法桐被钻孔的事情,据连云区绿化部门工作人员分析。可能是因为夏季法桐生长茂密,遮挡了沿街商铺或单位的视线,以前也曾经出现法桐树皮被人为剥离的情况。但不管怎样,法桐没有错,因为一己私利就对它下黑手实属不该。 人不仅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市民生活的空间绝大部分是公共空间,如果大家皆有公共意识,社会发展就会平稳有序,一旦有人破坏这个规则,公共秩序便会出现混乱。法桐受伤,暴露出少数市民社会责任感差、道德水准低和公共意识不强的问题。拿着电钻钻法桐的人。或许希望赶快把这棵树挪走。但有没有考虑过在烈日下行走的其他人缺少了一片绿荫呢?满足了私利的同时,却给别人带来了烦恼,毁掉的不仅仅是一棵树,还毁掉了自己作为一名合格城市主人的应有素质。 “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让法桐被钻孔这样的毁绿事件不再发生,除了市民自身提高爱绿护绿公共意识,还要积极参与监督,大胆对毁绿行为说“不”,此外更需要相关部门健全法律法规,对这种行为进行严格约束惩处。作为直接责任人,园林管理部门当针对这一现象跟进出台一些长效举措,一方面增设一些爱护树木的温情提示标语,另一方面及时查处恶意毁绿行为。如此,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绿意盎然。 6.2015年4月24日.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重启的第三天,也是租车点正式启用的首日,全天市民租车1216次。不过有记者走访时发现.有些车辆已经被破坏。 有些自行车的座板不翼而飞,还有的座板虽在,但被人用烟头烫出一个洞;在黄浦路站点,一辆自行车上的钥匙已经被人强行掰断。公共自行车停放点内,一些非机动车、机动车“鸠占鹊巢”,霸占了一些自行车停车位。 随后记者又前往新华路取水楼、香江花园路等数个自行车点,发现租车点已经被贴上“牛皮癣”小广告。武汉环投自行车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4月21日开始将自行车投放到各站点,没料到还没开始启用.就要面对清理小广告的问题.“尤其是贴在控制器、刷卡处和车身上的,特别难弄掉。有些人还把公共自行车的购物篮当成垃圾筒”。 对此现象,武汉环投公共自行车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目前公司只有6名巡查员,要负责巡查106个站点,也确实分身乏术,“我们只能呼吁广大市民爱护公共财物,减少不文明行为。” 该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将考虑在站点安装摄像头。发现不文明用车、长期霸占车辆等行为,会考虑让这些人直接进入黑名单,永久不能再租车。 此前,公共自行车项目停摆,原因之一就是车辆损毁严重。我们必须看到,文明进步是一个长期过程,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时间。损毁破坏行为绝不是否决或停止公共自行车项目的理由,更不应让我们丧失对这座城市文明前景的信心。 武汉市的公共自行车重启后.公共服务的性质更加明确。公共服务全员享用,造福大众,因此对公共事业的品质维护,不仅仅是某个企业或某个政府部门的责任,其实也是全体市民的责任。 重启后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能否顺利运行.仰赖于城市公共文明建设。一人损坏了自行车,之后使用的人就都会受影响。人人都希望城市公共环境提升,期待有个让人享受便利甚至从容、闲适的交通系统,但具体到一辆公共自行车。如果只是觉得这是“公家”的,自己不必爱惜,那么理想就成空谈。 文明推进是渐进过程,但生活在城市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一过程之中,不是局外人。有时候,文明在制度层面、管理层面有了突破,但在具体方方面面的环境中,仍然需要人的配合。比如地铁拥挤的站点,现在是有专人组织排队,文明程度有很大提升,但毕竟是更高的成本付出,如果文明变为自觉的行动,那么制度内化于人与人之间的礼让,文明的效果就更加显著。 7.挤公交地铁,踩到了别人,却没什么歉意;小区里遛狗,从不拴狗绳,因为“我们家狗不咬人”;餐馆中聚餐,声音惊扰四座,也不认为有啥不妥。类似现象,身边并不少见。概而言之,虽然不认识对方,虽然不在自个儿家里,却一点都“不见外”。 许多时候,这并非个人品质问题。换个场合,这些不见外的人,往往又是很淳朴的熟人。亚里士多德曾说,悲剧的根源在于好人犯了错误。一些好人的不见外.不仅有伤公共文明.也容易导致迕多意外:插队不见外,引发大打出手的后果;拥挤不见外,造成严重踩踏的惨剧;举止不见外,让别人对中国游客又爱又怕…… 不见外经常源于无意识。如果说,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基于无意识的不见外,正是最需要反思的地方。有人把社交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社交距离、礼仪距离和公共距离。不同的距离,构成了一个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由熟悉到陌生的“差序格局”。许多不见外的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距离产生美”,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既是一种礼貌修养,也是一种道德义务。 也不难理解,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现代化的转型在中国尤为迅速,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浪潮中,许多人还没有准备好,就被带到了陌生人的世界。在全新的环境里,认识和理解“他人的自我”,学习与陌生人的相处之道,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也是亟待补上的课程。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在公共场所,即便是自己习以为常,也应该考虑别人能否接受。比如,广场舞的音乐分贝,候客厅的脱鞋搁脚,马路上的超速加塞。 “自由者,凡所欲为,理无不可。此如有人独居世外,其自由界域,岂有限制?……但自人群而后,我自由者人亦自由,使无限制约束,便入强权世界,而相冲突。故日:人得自由,而必以他人之自由为界。”当年,严复将密尔的《论自由》翻译为《群己叔界论》,抓住了自由的精髓。一个人在公共环境里,可以行使自己的自由,也要尊重别人的自由;有满足身心愉悦的积极权利,也有考虑别人感受的消极义务。相比于外在文明守则的宣传,内心文明理念的涵养,才更为根本持久,也更加广泛全面。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给定资料1”。分析公共场所控烟不顺的原因。(1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 (2)根据“给定资料2”。针对“狗占人座”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1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逻辑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根据“给定资料3”.分析国外公共道德建设对提高我国公共文明素质有哪些启示。 (20分) 要求;紧扣材料,表达简洁。不超过300字。 三、上海市文明出行成为一种共识。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撰写一份新闻稿要点,对上海市的做法进行简要介绍。(20分) 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紧扣材料。不超过450字。 四、“给定资料7”中提到“一些好人的不见外。不仅有伤公共文明,也容易导致许多意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在违背公德时“请你不见外”。请你联系自己的感受和社会实际,以“文明进步要戒掉‘不见外”’为标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 (2)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3)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4)总字数1000~1200字。
一、 【参考答案】 控烟执法不顺利的原因有: 一是执法能力有限。执法队伍人员不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5分] 二是民众行权不足。面对烟民,众多群众缺乏主动阻止意识。[2.5分] 三是缺乏配套设施。公共场所未能准确设立禁烟标志,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吸烟区。[2.5分] 四是管理手段单一。只是通过处罚控烟,而忽视了教育宣传,难以真正控制。[2.5分] 评分说明 共4个要点.每个2.5分。 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2)根据“给定资料2”。针对“狗占人座”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10分)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逻辑清楚。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狗占人座”于情于法皆不合.它是我国部分群众公共意识缺失、公共文明素质较低的表现。[2分]这一行为直接反映出.少数人对公共权利存在认识误区,过分强调个人自由,破坏公共秩序,损害公共利益。[2分]其结果不仅侵占公共交通资源,剥夺他人空间、权利,也可能对公共安全带来影响,甚至传播疾病、影响公共卫生。[2分]为此,城市管理需要培养公共文明,在道德评价和教育引导外,更要加强立法,不断改进城市管理的方式、手段。[2分] 评分说明 本题分值由结构分和要点分两部分构成。 结构分:能按照“破题表态—具体分析—总结陈述”三个方面组织答案的,赋结构分2分。要点分:共4个要点,每个2分。 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二、 【参考答案】 对提高我国公共文明素质启示如下: 一是注重公德教育。[2.5分]重视家庭影响,家长要言传身教,渗透公德意识,培养下一代良好的道德品质;[2.5分]加强学校教育,制定关于培养学生讲求公德、遵守法律的校规校纪,把培养学生的手法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2.5分] 二是完善法规政策。[2.5分]政府要大力倡导公民道德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义务与责任.同时制定惩戒政策,依据法纪,鞭策道德风尚。[2.5分] 三是广泛开展宣传。[2.5分]领导干部要利用各种场合宣传公德意识,为社会大众做出表率;[2.5分]同时,积极开展公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全方位的宣传力度,培养大众公德意识,开展城市间评比活动,调动管理人员及市民的积极性。[2.5分] 评分说明 共8个要点,每个2.5分。 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三、 【参考答案】 近年来,上海大力创新文明旅游宣传,促进市民文明出游,经过多年努力形成共识,塑造和展示了上海的良好形象。[2分] 为了赢得这一成绩,他们做出了如下努力: 第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分] 一是播放文明旅游动漫宣传片演绎不文明现象,形象地引导、启发青少年公共文明素质的培养。[2分] 二是组织开展以文明出行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开启广场咨询,设置文明旅游签名墙,居民代表宣读倡议书等形式提升文明意识。[2分] 三是开辟宣传阵地,通过制作文明旅游公益广告、印制公益海报等方式,营造文明出游的浓厚氛围。[2分] 四是开展出境文明旅游教育引导工作,积极引入社会资源,整合、发布出游相关内容,方便市民出行。[2分] 第二,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方式。[2分] 一是推广文明旅游标志、签名承诺文明旅游、扫描文明旅游二维码,并开展文明旅游志愿者招募工作。[2分] 二是推动文明景区创建活动,制定发布上海市文明旅游考核测评指数,改善景区硬件环境。[2分] 评分说明 本题分值由结构分和要点分两部分构成。 结构分:能从“背景介绍一具体做法”两个方面组织答案的,赋结构分2分。 要点分:共9个要点。每个2分。 要点的含义相符或相近即可给分,每个要点要么给满分,要么给0分。 四、 【参考例文】 文明进步要戒掉“不见外” 挤公交地铁,踩到别人,却无丝毫歉意;小区里遛狗,从不拴绳,只因“狗不咬人”;餐馆中聚餐,语惊四座,可仍旁若无人。类似画面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但当别人上前制止时,这些违背社会公德的人们,却“请你不见外”。其实,维护公共道德并非“见外”之举,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 “不见外”由来已久,它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产物。我国土地辽阔,历朝历代都将“劝课农桑”作为社会管理的重点,由此塑造了国人“安土重迁”的农耕文化,而“重农抑商”的政策更是降低了人口流动的比例。这种人口固定的文化特点,使得我国成为“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际关系就似一张庞大而复杂的网,人与人之间关系更为亲密。因为彼此熟悉或沾亲带故,人们彼此关照,而且通过互“不见外”进一步拉近距离、沟通关系、打通关节、解困排忧。邻里间的“不见外”更作为熟人相处的亲切表现,成为邻里相处的社交关键。它激发了我国社会守望相助的邻里之情,展现了传统社会的互助精神。 然而.“不见外”在今天却难以适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而城镇化的发展,更是使得“进城务工”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熟人社会”正在被“陌生人社会”取代。部分人群心中的“不见外”也许代表着“亲近”,但在他人眼中却是对公共资源的侵犯,对个人利益的损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交往的“人情意识”也正在被“规则意识”取代,破坏规则,侵犯公共道德的“不见外”,已经成为社会文明的进步阻碍。 只有个人戒掉“不见外”,社会文明才能实现整体进步。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文明通过个人道德予以体现。在我国,每逢黄金周过后,游客常常留下堆积如山的垃圾废物,这一现象直接暴露了社会大众道德水平较低的问题。也许,道德水平较低并非所有人群,但这一问题得不到纠正,则会造成“破窗效应”,带动更多的人罔顾公德、恣意妄为,长此以往,社会文明不但无法前进,更会倒退。为此,只有每个人都能戒掉“不见外”,重视公共利益,培养公德意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整体文明的进步。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的这句名言正是告诫人们:个人生活需要遵守规则,事业发展需要遵守规则,国家和谐更要遵守规则。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大众只有遵守社会公共道德,树立规则意识,戒掉“不见外”的习惯,才能重塑我国文明大国的国际形象,才能保证改革事业的稳定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文明的百年复兴。 评分说明 一类卷[32~40分,基准分36分]:能围绕“文明进步要戒掉‘不见外’” 立论,观点鲜明、准确、见解独特;能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论据充分;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于1000字。 二类卷[24~31分,基准分28分]:能围绕“文明进步要戒掉‘不见外’” 立论,观点明确、合理;能联系社会实际,论据较充分;结构完整,层次较清楚;语言通畅,书写工整无误;不少于1000字。 三类卷[16~23分.基准分20分]:能围绕“文明进步要戒掉‘不见外’”立论,观点不够明确;联系社会实际不够紧密;结构欠完整,条理不够清楚,语言不够通顺;不少于1000字。 四类卷[15分以下,凡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均在本等级计分]:一是观点完全脱离材料;二是篇幅不足600字:三是不分段落、标点的;四是摘抄原文为主的;五是文面错误较多的。 说明: 1.没有标题。扣2分。 2.海3个错别字扣1分,最多扣2分。字数1200字以外,每超过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少于1000字,每超过50字,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