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亦师亦友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这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和劳动成果等。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我们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方法与技能 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变。如果是老师的原因,要思考怎样与老师沟通。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相信老师的善意,愿意理解老师,做到有理恰当表达,无理主动认错。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主动找老师沟通,清晰、冷静、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选择恰当的时间地点和场合;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如悄悄说、写个纸条等。 ?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师生间的矛盾多因沟通不当引发。要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尊重、关心老师。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也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1)请写出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针对授课班级师生交往中的问题,设计一个课堂教学活动。(16分)
(1)①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关心老师,热爱老师,树立尊重老师的意识。 能力目标:掌握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技巧和方法,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的矛盾,提高师生交往的能力。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知道师生关系的良好状态,了解尊重教师的内涵、原因与表现。 ②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尊重老师,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学会正确地与老师交流和沟通。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和老师的矛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课堂教学活动: ①分享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 学生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和老师之间发生的矛盾和问题(如和老师发生争执、老师批评自己等)写在小纸条上,放进提前准备好的纸箱中。 教师随机抽取纸箱中的 3 ~ 5 张纸条,分享纸条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问:其他同学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们认为这些问题是由谁引起的?最终是怎样解决的?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学生思考后,引导学生 4 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时间为 5 分钟。 ②角色扮演 学生讨论完成后,分小组就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交流方式和解决方式(如误会不理不睬、态度傲慢不讲理、真诚地当面交谈、写信表达内心想法等)进行角色表演。 学生表演完毕后,分别请扮演学生和老师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提问: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大家觉得怎样的方式才是正确处理和老师之间的矛盾的方法呢? 学生分享,教师总结:在师生相处过程中,遇到问题要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要及时沟通,把矛盾解释清楚,尊重关心老师;要找合适的场合,主动找老师坦 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选择老师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也是生活中的朋友,要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