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要求:
(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参考设计】 【课题】火与土的艺术——陶艺成型工艺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陶艺在造型方面的特点以及陶艺成型的方法,并运用泥条盘筑成型的方法进行创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等方法了解陶艺艺术的特点,并通过实践练习掌握泥条盘筑成型的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对陶艺的浓厚兴趣,热爱传统的优秀陶艺文化.尊重多元文化。【教学重点】
泥条盘筑成型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创作一件陶艺作品。
【教学方法】
讨论法、示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陶艺用具、陶艺作品。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凤凰卫视关于中国陶艺在巴黎展出的新闻,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看完这则新闻,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欧洲人了解中国是从陶瓷器开始的,所以中国的英文名字是China。陶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让我们共同粗略地领略一下我国传统的陶艺作品。引入课题《陶艺成型工艺》
活动二:仔细观察,感知陶艺
1.教师讲授陶艺概念:陶艺是运用陶瓷材料和工艺进行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是一门以手工成型为主的造型艺术。
2.教师展示陶艺作品——陶器与瓷器.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分析,并提出问题。提问:这两件陶艺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思考,教师总结:陶艺分为瓷器与陶器,材料有所不同。活动三:交流探讨,认识成型工艺
教师展示《生命》,并且引导学生观察,小组讨论问题:
提问:这件陶艺作品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这是一件泥条成型的陶艺作品,器物上部保留了泥条的痕迹,自由向上的动感与圆滑的底部形成对比。
3.教师展示柳条、草绳编织物并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思考问题。提问:泥条盘筑和柳条、草绳编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泥条盘筑是依次进行盘筑。而草绳、柳条编织物需要进行交错编织。活动四:教师示范,学生体验
1.简单介绍泥条盘筑成型的原理:通过泥条的排列、围绕成为一定的空间,从而形成器形。2.布置学生活动:画出一件笔筒或者花瓶的简易设计稿。
3.教师边示范,学生边操作。(1)将湿泥块揉成团。
(2)去除少量陶泥,搓成食指粗细、30厘米长短的泥条。(3)制作圆形的底。
(4)围绕器底进行环绕盘筑,同时在泥条之间刷上一层泥浆并施加一定的力量,使泥条粘结牢固。(5)将缝隙抹平。
活动五:实践展评,小结作业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且从造型、泥条成型、方法运用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师评。
2.多媒体展示陶艺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观赏并总结陶艺的特点以及泥条盘筑成型的步骤。3.课后作业:课后参观陶艺工作室,思考成型方法还有哪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