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位数学教师均选用如下素材组织了探究活动,如图所示,这是-个三级台阶,它的每-级的长、宽、高分别为50cm,25cm和15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端点,B点上有-只蚂蚁,想到A点去吃食物。请你想-想,这只蚂蚁从B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A点,最短路线是什么? 两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如下。 甲教师:用大屏幕展示问题情境,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开始读题,教师巡视过程中看到有的同学把台阶画出来,与教学预设不符,立即中止了大家讨论,指着题目说:“同学们请注意读题,是‘沿着台阶面’,你们把这张图画出来有什么用?” 在接下来讨论中,教师又遇到新情况,有的画展开图,却把尺寸弄错了,于是老师终止思考。乙教师:展示情境,将问题进行分析,出示了-张台阶模样纸片,边说边将纸片拉直,如图所示,然后让大家研究。很快,有同学说出答案,教师解释了下,同学们都明白了。 甲、乙教师课后交流:两个教师在教学中均有探究。 问题:(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请说明两位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要求?(2)两位教师组织的探究活动各自存在什么问题?请简要说明并简述理由。(3)组织数学探究活动,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请说明。
(1)甲教师的教学在落实课标这-理念的过程中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应急应变,并且其为引导学生思考而设置的问题 目的性不强。在教学过程中,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体现了教师的组织者角色,但在学生讨论例题的过 程中,甲教师没有设置铺垫问题,也没有做进-步的引导,所以甲教师在身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方面存在不足。此外, 当学生讨论的结论与自己预设的不同时,甲教师虽然意识到学生进入了思维误区并及时中止了学生的思考,但是其 中止之后并没有设计教学问题以引导学生走出思维误区,只是-味地批评学生的错误思路,从而导致第二次终止讨 论,所以甲教师在身为合作者和引导者方面存在不足。乙教师的教学在落实课标这-理念的过程中虽然其引导者的 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有些缺失,教师的合作者以及组织者的角色落实不到位。在教学 过程中,乙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带领学生突破知识的难点,这体现了乙教师的引导者角色,但 乙教师的讲解过于详细,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没有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标要求。此外,在学生讨 论的过程中,乙教师既没有做好明确的分组,也没有进行巡视指导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所以乙教师在身为组 织者与合作者方面存在不足。 (2)甲教师存在的问题:①讨论的问题对于学生有-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给予-定的引导或问题铺垫,如对最短路线 的探讨,何为最短路线,蚂蚁爬过的路径如何进行计算,等等。②在学生探究之初仅仅因为与教学预设不符就开始 质疑学生,中止讨论,并且当发现学生错误太多时终止思考,这些行为都反映出该教师对于课堂的-些突发情况缺 乏应急应变能力。③该教师既没有让学生在讨论探索中去发现问题,也没有做到充分的引导,因此没有真正落实课 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造成了“伪探究”的现象。④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措辞不当,如“画图有什么用” 等。这显得教师不够尊重学生,没有平等地对待学生。而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起体会曲折的学习过程,感受学习中遇到的失败和成功。乙教师存在的问题: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过多, 从而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失去了学生探究的真正意义,没有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两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虽然设置的是探究活动,但都忽略了探究活动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的能力。两位教师都 只注重知识结果的呈现,而忽视了数学方法的呈现,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对学生学情的思考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 并没有积极效果。 (3)组织数学探究活动,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探究活动内容的选择要合理。要使探究活动更有效,需要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同时探究内容要有激发 性,也就是说,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的设置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②探究活动的指导要 合理。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首先要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其次要保证 学生有探究的时间,再次探究活动并不是让学生毫无节制的大谈论,而是精心编制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不能孤立 于学生之外,要及时进行指导,并对学生的探究结果做出合理的评价。 ③在探究活动中,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作为探究的主体,需要通过 自己的探究去发现新事物。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发挥指向灯的作用,既要在学生脱离主题的时候,适时地引导方向, 又不能过分地牵制学生的思想,造成“伪探究”的现象,还要注重全体参与,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