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阅读《边界望乡》教学后的说课片段和课文原文,完成第16題。 高二选修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欣赏台湾诗人洛夫的现代怀乡诗《边界望乡》。基于本诗大量化用古典意象和诗勺的艺术特点,我首先向学生解释“化用”的概念;然后,以诗中“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为例,示范讲解化用之妙;之后,我要求学生釆用小组探究、集体研讨的方法,按照“借用——变形——效果”的步骤提示品味末诗句,体会“代用”带来的既熟悉又新鲜的阅读感受,深入理解诗人复杂的乡愁滋味。学生有一定的古代诗歌阅读基础,经过我的示范分析和学生的探究研讨,他们很快发现诗人还化用了杜鹃、白鹭、鹧鸪、“清明时节雨纷纷”“牧童遥指杏花村”等古典意象和诗句抒写乡愁。由于我对鉴赏步骤提示明显,学生很清楚应该完成哪些任务。 在赏析“而这时/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时,一个学生说:“诗中水田白鹭的意象,首先使我联想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漠漠水田飞白鹭的美景及其自由祥和的意境。诗人用‘惊起/又猛然折了回来’描述水田白鹭,打破了画面的宁静祥和,表达了诗人沸腾的情感。意识对自由往返故土的强烈渴望,二是与故乡咫尺天涯的无奈和苦痛。”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发言高潮迭起。我适时点拨引导,带领学生从“化用”理解诗歌语言的丰富意蕴,体味诗人乡愁滋味,为接下来引导学生理解乡愁的丰富内涵这一教学难点奠定了基础。 边界望乡 洛夫 说着说着 我们就到了落马洲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把我撞成了 严重的内伤 病了病了 病得象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 只剩下唯一的一朵 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 咯血。而这时 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 飞越深圳 又猛然折了回来 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一句句 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喷张 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 冷,还是 不冷? 惊蛰之后是春分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 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 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1)请简要说明教师在说课稿中引用学生发言的意图。(10分) (2)请简要评析教师在本课中的学法指导。(10分)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在答题的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 (2)本题考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具体的教学方法指导。在回答本题的过程中,需要回到案例当中认真研读教师的每一步做法,进而总结出相应指导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