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级教师丁盛宝在《我是怎样教数学的》中写道:平时,我讲授一个新的单元,总要分以下几步走: (1)先给基础有缺漏的同学补一些过去没有学好的知识,填平他们的知识缺陷,使他们达到班内的平均水平,以利于接受新的知识。 (2)课内讲授新知识时,照顾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水平。 (3)在教了一段时期之后,同学中出现了新的差距,我就根据实际情况,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时把学生分成两组,重新安排课堂座位,进行复式教学。对理解力好的同学一般只要提一提、点一点,由他们自己看书,做题目;而理解力差的同学则由我加强辅导,领着他们一起做题目,让他们慢慢学会自己走路。 对两个组,我出的题目也是不尽相同的。 (4)在进行复式教学之后,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我就给他们进行课外辅导。 (5)单元测验后,如还有个别学生跟不上,我就把他们请到办公室来一个一个地进行具体辅导。我把这种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叫作“筛米粉”。学生经过各种不同的“筛子”筛过后,每个同学就都能达倒合格的水平了。 请你就丁老师的“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做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丁老师在对学生教学中运用“分层补缺、逐批过关”的方法,体现了丁老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技巧,他善于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的过程,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漏,运用方法去纠正,体现了一些教育教学规律,具体分析如下: (1)丁老师的做法遵循了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学生个体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表现在: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个性心理倾向不同;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面的影响。 在班级教学时,教师要同时面对四五十名学生上课。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年龄相近,但他们个别差异是明显存在的。教师传授的教材内容和采用的教学方法、技术,只有兼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丁老师认识到学生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以不同的教育内容,顺应了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教学上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丁老师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分组教学,其目的在于克服班级授课条件下难以做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等缺陷。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因缺乏操作手段和技术,“因材施教”只是作为一条教学原则高悬着。我们用差异教学理论去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到两种有效的操作方式:分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材料展示的分层教学,就是承认学生的层次差别,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实施教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辅导下愉快地学习,同时也激励学习者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3)运用了巩固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丁老师将学习的顺序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相互结合在一起,注重在过程中去发现问题,从而因地制宜地解决了棘手的问题。在运用时间策略上也较为恰当。学习一段时间,巩固一段时间,使学习的知识不断得以更新和巩固,符合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