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今年74岁,他原本是一位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老先生,几年前从北京一所著名大学退休,过着平静安详的生活。不过,由于工作调动,王教授早年与妻子两地分居,对孩子的教育无法过问,两个儿子都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颇有怨言,父子关系一直不融洽。王教授妻子在世时,两个儿子经常回家探望。半年前,王教授由于外出与老朋友小聚,回到家时发现妻子面色苍白,气息微弱,急忙送往医院。尽管极力抢救,但由于错过了最佳时机,当两个儿子赶到时,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儿子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不再探望老人。王教授自妻子去世后,断绝了与老朋友的来往,整日待在家中抽烟酗酒,还常常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现在的王教授骨瘦如柴,精神恍惚,沉浸在内疚与悲痛中无法自拔。王教授在北京还有一位妹妹和两个外甥,他们对王教授的现状非常担心。 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被社区居委会主任安排负责王教授的工作。 【问题】 1.请说明家庭系统理论的含义是什么 2.上述案例中,王教授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3.针对这些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1.家庭系统理论是家庭社会工作中运用最广、最受欢迎的理论,它已成为很多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为家庭社会工作者评估和干预家庭功能提供基本的理论逻辑框架。家庭系统理论有三个基本的观点: (1)家庭成员的问题是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所有的家庭都是一个社会系统,这个社会系统的组成要素是家庭成员,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一旦某个家庭成员出现“问题”,不仅这个家庭成员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沟通交流方式,对“问题”作出新的回应,同时这个问题也会影响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要求其他家庭成员也作出相应的调整。 (3)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失调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如果社会工作者能够让整个家庭成员看到“问题”与家庭成员沟通交流方式之间的关联,并且设法改变这样的沟通交流方式,让家庭成员从相互责备的恶性循环方式中摆脱出来,就能有效解决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 2.上述案例中,王教授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身体健康问题:如何恢复身体健康 由于老伴突然去世,与儿子们的关系恶化,王教授在精神上遭受双重打击,经常酗酒抽烟,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变得骨瘦如柴,精神恍惚。 (2)精神情绪问题:如何舒缓情绪 由于早年的工作调动,王教授没有机会教育两个儿子,无法看到他们的成长,为此他们对王教授的感情很淡,还有怨言。再加上王教授的妻子是在王教授探望老朋友那天去世的,儿子们把母亲的去世归咎于父亲的失职,父子关系恶化。面对这种情况,王教授的精神极为压抑,沉浸在内疚与悲痛中无法自拔,负面情绪得不到排解。 (3)丧亲问题:如何从失去老伴的痛苦中走出来 对于妻子的去世,王教授内心非常愧疚,痛苦到无法自拔,断绝了与老朋友的来往,整日待在家里抽烟酗酒。 (4)感情支持问题:如何修复与儿子们的关系 由于客观原因,王教授父子关系不佳。母亲的去世又成了他们关系恶化的导火索,儿子们不仅把责任归咎于父亲,而且不再去探望老人。 (5)社会关系问题:如何重建社交关系网络 王教授自妻子去世后,断绝了与老朋友的来往,封闭自己并酗酒度日,断绝与外界的联系。 3.针对王教授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从个人和家庭成员两个方面进行介入,具体内容如下: (1)为王教授做悲伤辅导,帮助王教授舒缓情绪,鼓励他走出家门 ①帮助王教授正视其妻子已去世这一现实,摆脱负面情绪,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 ②帮助王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恢复与老朋友的来往,参与一些社区活动,并协助王教授制定一份健康活动计划,改善其身体状况。 (2)建立情感支持网络 ①告知王教授的两个儿子其父亲当前的状况,帮助他们明白当初父亲工作调动是出于“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父亲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们;另外,他们母亲的去世也是偶然,让他们明白其父亲深爱着母亲,对母亲的去世父亲也非常悲痛,争取王教授的两个儿子的理解和支持是整个案例成功的关键因素。 ②针对王教授的妹妹和外甥,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协助他们参与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充当王教授与其儿子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③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为老人制定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④帮助王教授建立社交圈子,鼓励王教授的老朋友主动和他联系,让王教授感受到关怀与温暖,进而重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