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断,回答文后问题。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一=于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故绕朝之言当矣,其为圣人于晋,而戮于秦也,此不可不察。
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yuè,砍去脚的肉刑)。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刖罪。”异曰,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驰,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触及)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选自《韩非子•说难》
(1)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的正确意思是()
A.所以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向他表示讨好之意。
B.特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自己假装作很高兴。
C.所以先派自己的女儿、妻子拜见胡国国君,使他高兴。
D.特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使他高兴。
(2)与“其家甚智其子,而疑其邻"中的“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以君子远庖厨也B.君闻而贤之
C.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D.素善留侯张良
(3)“此二人说者皆当矣”,“此二人"指的是()
A.关其思和邻人之父B.宋国富人和邻人之父
C武公和关其思D.宋富人之子和邻人之父
(4)“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正确的意思是()
A.关系亲密的被杀了,关系不亲密的受到怀疑,这说明知道情况并不难,而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太难了。
B.进谏的话说重了被杀,说轻些也会被怀疑,这说明不是知道情况困难,而是处理它更困难。
C.重则被杀,轻则被怀疑。这说明知道情况并不难,恰当地处理它是难的。
D.厚道忠诚的被杀,关系不太亲近的被怀疑,这说明了解情况并不难,而是如何量刑更困难。
(5)“绕朝"指的是()
A.满朝官员B.朝廷里的人C.人名D。朝廷内外
(6)与“人间往夜告弥子”中的“间”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B.侯生乃屏人间语日
C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D.奉命于危难之间
(7)“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一句正确的意思是()
A.不可不明察谁爱听什么,谁讨厌什么,然后再进谏。
B.不可不明察君主爱憎的变化,然后再进谏。
C.不可不明察君主爱听意见,还是不爱听意见,然后再进谏。
D.不可不明察君主爱听什么,讨厌听什么,然后再进谏。
(8)“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意思正确的是()
A.进谏的人能不触犯君主的避讳,恐怕没有几个人吧。
B.能不触犯君主的避讳而善于进谏的,有几个呢。
C.善于进谏的人,恐怕大多数都不去触犯君主的避讳。
D.进谏的人能不触犯君主的避讳,就差不多了。
(9)这一部分文字,通过历史故事,并运用寓言来论证论点。以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故事涉及的君主有郑武公、卫君。
B.历史故事中的进谏者有关其思、弥子瑕。
C.与论点紧密相关的是宋之富人和骑龙者。
D.两则寓言都谈到了明察君主心理的重要性。
(1)D。解释:句中“故”在这里是“特意”的意思。“娱”是使动用法,“娱其意”就是“使他高兴”。因此答案是“D”。 (2)B。题中的“智”字是意动用法,选项中只有B项中的“贤”字用法与它相同,因此答案是“B”。 (3)A。题考查的是对文中人物的辨认和把握。从前文看,只有“关其思”和“邻人之父”说了他们各自的看法,据此可判断“此二人”即指他们两人。答案是“A”。 (4)C。题考查语句翻译。“厚”与“薄”在这里是“重”、“轻”的意思。答案是“C”。 (5)C。题从句子可判断“绕朝”是人名,答案是“C”。 (6)B。题中的“间”字,在题干句中是“秘密地,悄悄地"的意思,因此答案是“B”。 (7)B。题和46题看似考查语句翻译,实际是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的理解。45题的答案是“B”。这里关键是要弄清“明察”什么,这里是“明察君主的变化”,而不是其他。 (8)D。题的答案是“D”。“几”字是关键,在这里是“庶几”即“差不多”的意思。 (9)C。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答案是“C”。本文的论点是“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与论点紧密相关的是关其思、邻人之父、弥子瑕等人。骑龙者只是作为一种比喻用来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