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和熹鄧皇后諱綏,太傅禹之孫也。父訓,護羌校尉。后年五歲,太傅夫人愛之,自爲剪髮。夫人年高目冥,誤傷后額,忍痛不言。左右見者怪而問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憐爲斷髮,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六歲能史書,十二通《詩》《論語》。諸兄每讀經傳,輒下意難問。志在典籍,不問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習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務學,寧當舉博士邪?”后重違母言,晝修婦業,暮誦經典,家人號曰“諸生”。父訓異之,事無大小,輒與詳議。
永元七年,后與諸家子俱選入宫,入掖庭爲貴人,和帝深嘉愛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視醫藥,不限以日數。后言於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譏,下使賤妾獲不知足之謗。上下交損,誠不願也。”帝曰:“人皆以數入爲榮,貴人反以爲憂,深自抑損,誠難及也。”
元興元年,帝崩。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爲皇太后,太后臨朝。是時新遭大憂,法禁未設。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問,必有不辜。乃親閱宫人,觀察顏色,即時首服。左右莫不嘆服,以爲聖明。
(一)解释文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
(1).冥:
(2).習:
(3).更:
(4).至:
(5).閱:
(6).顏色:
(二)指出下列句中“非”字的词义、词性及用法。
(1).非不痛也。
(2).母常非之。
(三)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譏,下使賤妾獲不知足之謗。上下交損,誠不願也。
(2).人皆以數入爲榮,貴人反以爲憂,深自抑損,誠難及也。
(四)57.邓皇后少年时,母亲对她喜欢研读诗书典籍有什么意见?她对母亲的意见持什么态度?请用现代汉语陈述。
(一)
(1).冥:昏暗,不清楚
(2).習:练习
(3).更:改
(4).至:最、极
(5).閲:察看、检查
(6).颜色:脸色、神情
(二)
(1).不:否定副词,状语
(2).批评,指责:动词,谓语
(三)
(1).对上让陛下蒙受私幸偏宠的非议,对下使我得到不知足的议论。上下两相受损,我实在不情愿啊。
(2).别人都以(家人)能经常进入宫禁为荣幸,而你却反以为忧虑,严格克制自己,实在难以做到啊。
(四)
母亲常常指责她:“你不学习女工却致力于学习经书,难道你要去当博士吗?”少年邓皇后难以违拗母亲的话,于是白天练习女工,晚上才诵读经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