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4,阅读分析31)分析《夜宿车马店》的写作特色。答题要求:论点明确,虚实结合,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不少于600字的评析文章,自拟标题。夜宿车马店:刘云山;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今年获得历史上最好的收成,粮食总产2.2亿多万斤,比去年增长二成;油料总产4000多万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七十多。全旗350多个穷队,今年面貌都有很大变化。农村的繁荣,给集镇也带来了兴旺。不久前的一个晚上,记者来到这个旗萨拉齐古镇的车马店投宿,生动地感受到了社员们丰收的喜悦。记者在暮色苍茫中来到车马店的时候,老远就听到里面传出庄户人爽朗的笑声和牲口的叫唤声。进店一看,宽敞的院子被进城来卖粮卖油的车辆挤得水泄不通。店堂里灯火通明,满屋子的人拉呱得挺热火。车马店的老炊事员周二旦一边飞动着菜刀,一边乐呵呵地说:“俺在店里干了十多年,天天跟庄户人打交道。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膘得脸上放光。那些年住店的,多数人拿的是红(高梁)黄(玉米)面窝头,舀两碗开水就着吃;现在可不一般了,拿着白面馒头还嫌不顺口,还要到街上买块豆腐割斤肉,打二两白干,人家就图那个美气哩!”“那算啥美气!”坐在菜案旁的一位叫贾满贵的瘦高个老汉有点不服气地说,“上一次进城来卖公粮,俺把儿媳妇、小孙孙、老姑娘一齐拉了来,饭馆里的烧麦、馅饼、锅盔,娃娃们想吃的都尝遍了。服务员一算账,俺一次掏给他十几块。俺今年一家打了1万斤粮食,8000斤油料,光卖给国家的粮食油料就是1万斤,进钱3500块,那场面才叫美气哩!”“贾大个子,如今你肚圆了,兜鼓了,可前几年记得你进城拉返销粮时,在店里光吃点窝头。”车马店服务员丁大叔“揭底”了。这时,来自黄河边上十六股村的青年后生高兴宽接上话茬:“过去队里年年不分红。有次俺爹进城,说要领俺去开开眼。到了街里,一不敢进商店,二不敢进饭馆,兜里空空,怕看了眼馋。这回俺进城,一次就卖3000多斤油料。”说到这里,高兴宽拍拍自己鼓囊囊的上衣口袋。“小伙子买啥好东西了,叫众人看看。”不知谁这么说。高兴宽倒实在。他打开一个大大的包袱,里边全是衣服,有媳妇的,有妹妹的,有老父亲老母亲的,什么涤纶、涤卡、弹力呢,都是时兴货。青年后生说他还打算买台切面机,给村里人加工切面,让庄户人也能吃上城里人吃的饭。满屋子的人好像都是老熟人,越谈越起劲,越拉越高兴。车马店的火炕似乎也烧得分外热,更显得店堂里温暖如春。(新华社呼和浩特1981年11月30日电)
见微知著的新闻作品通讯通过记者在内蒙古萨拉齐古镇一家车马店里的所见所闻,以小见大,反映我国广大农村在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短短两年间,所发生的可喜变化。构思巧妙,选材精当,表现手法不俗。通讯运用人物对话,多侧面地表现主题。你看:“满屋子的人拉呱得挺热火”,车马店老炊事员周二旦飞动着菜刀迎接来客,瘦高个老汉贾满贵自得其乐的谈笑,来自黄河边的后生拍着鼓囊囊的上衣口袋高谈阔论的神情……像一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油画,把人们带到了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中,使读者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记者对车马店四个人的有声有色的现场描述,极富个性特点,符合人物身份。老炊事员的一番话是形象地概括,近两年农村经济确实发展了,农民生活确实提高了。他“在店里干了十多年,天天跟庄户人打交道”,因此,他的话具有很大的可信性和说服力。贾满贵则是“现身说法”,洋溢着富裕起来的农民的得意神情,充满了自豪感。丁大叔幽默风趣,以“揭老底”来反衬,烘托今昔变化之显著。对于青年后生高兴宽的谈话和行动的描述,再一次具体形象地印证:党的十一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确实富裕起了,而且更含深意地体现农村青年的愿望,透露出新一代农民新的“商品经济意识。”全文字数不多,却生动深刻地反映了重大主题,读起来轻松、亲切、真实、感人。可见,不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就不可能捕捉到如此鲜活的新闻素材。记者深入采访的精神也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分析]综合考察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作品分析能力及新闻理论知识理解能力是这类分析题的考核目的。考生应在平时多加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