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经济学家赶集》这篇消息的表现手法及在表现主题上的效果。要求:论点明确,虚实结合,条理清晰,语言通顺,书写整洁,自拟标题。经济学家赶集:本报讯3月4日下午,经济学家薛暮桥到北京北太平庄农副产品市场赶集。这位75岁高龄的老人,兴致勃勃地挤进人群,东瞧西看,问这问那。见到卖鲜鱼的,便问是怎么运进城里来的。有几个顾客正和卖主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协议:一元二角一斤。薛暮桥同志高兴地说:“好,我也买一条。”卖鱼的拣了一条又大又肥的活胖头鱼,一称,五斤重。薛暮桥一边付款,一边说:“看来还是两个市场好。”买完鱼,又买了一条擀面杖。这时,一个老头在叫卖挖耳勺。他赶忙过去花三分钱买下一个,说:“我很早就想买这么个小东西,总买不着,今天算是盼着了。”赶完集,来到市场管理所。薛暮桥对管理所同志说:“这样的市场多开辟几个,分散一些就更方便了,是不是可以让那些较富裕的社队自己投资建市场呢?”管理所同志说,也有个别人搞投机倒把。他说:“我看要进行教育,做到公买公卖。我们以国营市场为主,农贸市场作为补充,提倡社队集体卖货,也保留少数商贩。(冯国熙)(1980年4月25日《市场报》)
生动活泼的好新闻这是一篇极富现场动感的经济短新闻。它以小见大,反映深刻而有重大意义的主题,可以说是我国三中全会以来较早反映市场经济的报道。城乡开设农贸市场,是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拔乱反正涌现出的新事物,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导。记者没有采取空洞的政治说教的老办法,抽象宣传农贸市场如何好,而是通过著名经济学家赶集的新鲜角度,借助人物之口反映农贸市场的优越性,揭示深刻的主题,可谓寓理于事,以事显理。长期以来,经济新闻枯燥、干巴,令读者生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见物不见人,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人。因此既要写物,更要写人:人的活动,人的心态,人的思路,人的透视。本文围绕人物活动展开,“挤进人群”、“东瞧西看”、“问这问那”,一连买了活鱼、擀面杖、挖耳勺三样东西,展现了繁华热闹的农副产品市场,现场感强,富有活力和深度。特别是借用权威人士之口,说出记者想要说的话,既体现新闻报道要用事实说话的客观表现手法,又将思想观点融入人物的语言之中,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动词的成功运用,也是本文主要写作特点之一。文中“挤”、“看”、“问”、“拣”一连串动词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多用动词是使新闻语言生动的成功经验,语言的动作色彩,决定于运用准确的语言,捕捉瞬息万变的画面灵感,将生活中的动态美逼真地反映出来。惟一不足是时效性不强。但总的说来,这是一篇成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