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陕北有煤海》的写作特色。要求:论点明确,虚实结合,条理清晰,语言通顺,书写整洁,自拟标题。陕北有煤海新华社西安1984年10月18日电(记者冯森龄)记者新近去陕西北部的神木、府谷等地采访,所到之处几乎都见到了煤,简直像是走进了煤的海洋。在许多村庄,我们看到农户门前屋后堆放着煤,大大小小的矿点放着煤,有些地方连院墙、猪圈、厕所也是用煤块垒的。在乌兰木伦河等河谷,裸露在岸边的_条条煤层呈现在我们面前。同行的人目测了一下,有的煤层的厚度达七八米,比两层楼房还高。在一些产煤的现场,更使我们开了眼界。其中店塔乡雁毛村的农民在河滩挖煤时,把河床表面薄薄的一层流沙和碎石清除掉,下面就是一大片平坦坦的煤田。人们在这里先挖下一尺多宽的深槽,然后就像切豆腐一样,用钢纤和榔头一块块地把煤切下来,搬上架子车运到河边。神木县委顾问张凤翼告诉记者,当地洪水季节可热闹哩。河岸尚未开采的煤,附近已经开采、未及运走的煤,被冲得顺水而下。有一次,大约28立方米的大煤块给冲到了下游。沿河一些农村把发洪水当作捞煤的好机会,有的村子一次就捞到了4000多吨煤。许多农户捞一次煤就足够烧一年。因为煤多,据说逢年过节当地群众形成了一个传统习惯,就是家家户户在院里或门前垒成塔形的煤堆,高一二米不等,点燃起来煤火彻夜通红,人们围着煤火堆谈笑玩耍。这里到底有多少煤?据正在进行勘探工作的几位工程技术人员介绍,他们经过最近六年的勘查,仅在神木、府谷县境内初步探明的地质储量即达数百亿吨之多。而随着勘查工作的开展,新的煤炭资源又在陕北其他地方陆续发现,因此有人说这一带煤藏多得估不透是有道理的。专家们还兴致勃勃地说,这里不仅煤多,而且埋藏浅,地质构造简单,容易开采,煤质也非常好。它所含的灰分、硫、磷的比例之小好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和国际商品煤的要求,不用洗选就可以作为商品煤在国际市场销售;衡量煤炭质量优良的发热量为7000大卡左右,在国内外同样是数得着的。据了解,陕北的煤海把国际经济界人士也一批批地吸引来了。一位外国专家实地考察后,连连赞叹:“绝妙!绝妙!”美国一位“老煤炭”说:我平生几十年去过好多国家,但还没有见过这样量大而质优的煤田。
镜头感极强的视觉新闻在新闻改革中,不少同志提倡写“视觉新闻”。穆青同志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一文中说:“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陕北有煤海》一文,正像穆青同志所提倡的,有强烈的画面感、镜头感。消息开头写道:“记者新近去陕西北部的神木、府谷等地采访,所到之处几乎都见到了煤,简直像是走进了煤的海洋”。一个“见”,一个“海洋”,马上把读者带来了新闻现场。在这个煤的海洋里漫游观光,一饱眼福。新闻导语之后的五个自然段,犹如电影中的五组分镜头,一段一段都是一个个镜头,一幅幅画面。让人看到煤之多,煤层之厚,煤质之佳,挖煤之易以及煤给当地和附近群众带来的喜悦和欢乐。连成一气,所产生的“蒙太奇”效果更是让人身临其境般真切形象地目睹了一派煤的海洋的风采。描绘极富层次感和生动性。消息中善于把人的活动与煤联系起来,增加了消息的生活气息:人们像切豆腐一样切煤的镜头,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垒成塔形的煤堆,彻夜通红地燃烧,人们围着煤火堆谈笑玩耍,好一派殷实、丰足的欢乐景象。结尾借用外国人的眼睛来深化主题,可谓多侧面、多角度地回应了导语中“煤的海洋”的结论。《陕北有煤海》不愧为一篇有声有色、生动形象、视觉感强的创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