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面所附述评的写作特点。(水保之路:任重道远)许聪、陈维达;建国以来,在黄土高原我们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万平方公里;应该说,成就是巨大的,可要实现“再造秀美山川”的目标,任务还很艰巨。(边治理边破坏——久治不愈的顽症)水土保持的特点是破坏容易治理难,形成1厘米的土壤需120到400年,而流失1厘米表土常常只需1年。土之不存,水将焉附?这本是个浅显的道理,但是,边治理边破坏这一顽症,至今未能治愈。资料显示:解放初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为43万多平方公里,而1990年水利部遥感普查的结果是:流失面积超过45万平方公里。尽管部分专家对这一数据有不同看法,但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地区破坏大于治理,却是不争的事实。现在,我们每年完成治理面积6000平方公里,即使不考虑人为破坏因素,照目前的治理速度,要完成综合治理,至少需7o年。缺少资金支撑,治理速度难提高水土保持,是一个高投入的事业。尤其在黄土高原这样的地质气候条件下,没有大的投入,很难奏效。专家认为:现在每治理1平方公里,至少需四五十万元的投入。随着治理难度不断增大和物价水平的提高,今后的投入需求还会增加。由于国力所限,目前国家用在重点水保工程上的专项投人,每平方公里只有2万元左右。作为地方匹配的资金就更少了。黄河中游共有306个县(市),“八五”期间国家扶持的贫困县就有126个,自筹自投能力很低。缺少资金支撑的水保速度难以有较大的提高。由于投入少,还带来另一个影响治理速度的问题,这就是治理标准低、质量差、保存率更低。反复治理,反复投入,但水土保持的总规模却不能有效扩大。投入机制亟待完善针对目前水保投入现状,有关专家认为,在国家、地方财政都很困难的形势下,要从根本上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机制。现在水保的投入遵循的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的那一套:根据国家下拨资金的额度,确定治理的面积,遴选示范点,将钱拨给地方。这些资金是否都用在了水保上?治理效果到底如何?缺乏监控措施。一位老水保告诉笔者,如果将国家投入的资金全用在水保事业上,黄土高原的面貌决不是现在的样子。黄委主任鄂竞平指出,水保事业要有长足发展,首先要探索水保投入的资产运行机制。这是根本。要划分和明晰水土保持资产,实行资产经营,建立起水土保持产权评估和产权出让制度。“四荒地”要拍卖,水土保持产权如梯田、坝地、水土保持林草地等也应实行拍卖。通过资产经营、产权转移,搞活水土保持资产运行。说到底要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只有责、权、利相统一,才能真正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工程治理、生物治理不可偏废要加快治理速度,在治理方法上也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地质因素、人为破坏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地质因素起主要作用。还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水土流失。华北平原、汾渭平原均是水土流失的“作品”。可以说,在人类产生以前,西北地区的有些山川就不曾秀美过,人为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现在,黄土高原还在不断地隆起;陕北有些地方植草种树根本无法成活。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林草均不能成活的地方,则实行打坝淤地为主的工程治理措施。六七十年代,我们片面追求工程治理措施,忽视了生物治理措施;但如今有些地方则片面强调生物治理措施,而忽视了工程治理措施——据统计,六七十年代,我们每年打坝几千座,而今每年不足百座……从20世纪40年代初在关中荆峪沟率先进行水保实验至今,水保工作已走过了近60年的艰辛历程,其间,尽管我们也有不少教训,但汗水没有白流:我们已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水保之路。
分析提示和说明:《水保之路:任重道远》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述评”的第二篇。第一篇的题目是《水土保持:治黄之本》,从长江洪水成灾的严重后果和教训,论述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第二篇述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表的。这篇述评篇幅简短,而内容比较全面,既分析了治理黄河出现边治理边破坏的顽症的原因,同时也从几方面提出了治理好黄河的途径。文章采用夹叙夹议的笔法,边述边评,评述结合,是一篇较好的述评。在第一篇述评中曾引用江泽民、李鹏1997年的批示:把“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作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