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小说《马裤先生》.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评论,题月自拟,字数不少于1000字。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载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 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茶房刚走开两步。“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拿枕头!”“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萘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拿茶!”“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耘.”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表示撒意。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竞自快步走开。“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康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 “你呢?”我问。 “二等。快开车了吧?茶房!” 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垒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 茶房从门前走过。“茶房!拿手巾把!”“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 我心中安坦了许多。 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萘房!,, 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干吗?先 生 ” “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不要茶,要一壶开水!” “好啦!.. 马裤先生又八了梦乡,呼声只比“茶房”小一点。有时呼声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有趣! 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 马裤先生醒了,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 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一海了,赶紧地说: “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车好客易又从天津开走。 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 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采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叉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 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顶。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 我雁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蔡房!”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写作提示】这是篇短篇小说,它主要是在描写马裤先生的行为.以及他和荣房之间的互动。通过对马裤先生这个人物的塑造,讽刺了人性的刻薄丑陋的一面.借此引起读者自身的反思。在评论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于:(1)人物角度。马裤先生这个人表现出了人性刻薄的一面;但更深一层看。他并不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而更像是我们自身缺点的大集合。大部分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点虚荣,或者一点刻薄也许还有一点趾高气扬:而马裤先生就像是这一种夸张了的,负面的人性。(2)结构角度。整个故事顺着时间进行,段落清楚,结构简单分明。叙述者遇到马裤先生之后,故事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约略是由乌裤先生大喊“茶房!.时开始,并在叙述者内心发表意见后结束。作者故意使用这种方式刻画出了如喜剧般一幕一幕的场景,这种手法突显出马裤先生一次又一次突如其来的。荼房!”.增加了幽默的效果。(3)叙述角度。作者在全文中使用了第一人称;但故事的主角,或说是故事中的焦点人物,并不是这个叙述者,而是马裤先生。全文的主旨和焦点就是借这个“说故事的人”来观察马 裤先生的行为,以及他和茶房之间的互动。(4)语言角度。这篇小说使用了极为精简的语言,让人读起来有种格外活泼的感觉。《马裤先生》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安排巧妙,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来描述。作者用词风趣,有些小地方并不直接写出,而是用一种间接的手法达到幽默的目的。作者并不直接写出马裤先生吐痰吐到车顶上,而是“照顾了车顶”。此外,夸张的手法贯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