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节美术公开课上,学生正在按老师的要求,分小组合作制作一顶帽子。组长剪,助手粘贴,其余的小组成员围着出主意,这时,有一个男生不甘心闲着,忍不住合作的“捆绑”,独自把组长剪下来的废料,迅速做成了一顶新帽子,戴在自己头上,引来一阵笑声。于是,其他同学都抢着戴起来。这时,老师走过来说道:“有什么好笑的?还不快看你们组长是怎么做的!”老师顺手把那顶“不像样”的帽子丢在一边。教室里又恢复了原先的小组合作——做和看的样子。课堂小结时,老师暗示有的同学在小组合作中影响课堂纪律。再看看那个学生,头一直低着,没有半点兴致。
问题:该教师的行为主要存在什么问题?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请运用“学生主体性与教育”的相关原理进行阐述。
答:(1)“学生主体性与教育”的相关原理告诉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结构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该案例中,教师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未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甚至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正确的做法是: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②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③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P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