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为了通过实践锻炼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知识,养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动手和操作能力,S中学决定在高一年级开展一次为期三天的"学工"活动。A班班主任L老师带着全班同学来到实习车间,做了简单分组安排,并告诉班长注意不要让同学们违反纪律,而后因家中有急事就离开了同学们。接下来的三天,各种事情接连发生,大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要干啥,有同学因不懂操作规程弄坏了仪器,有同学因操作不慎受伤住院,甚至有同学逃离实习车间而去网吧打游戏。实习即将结束的当天下午,L老师才匆匆赶来。在听了班长的汇报后,匆忙评出了这次活动的优秀个人。但是,全班同学对于这次活动意见很大,有同学把对班主任的意见用书面材料汇报到学校。在高一年级"学工"实践活动学校总结会上,与会老师普遍认为L老师在这次"学工"活动中擅离班级,组织领导不力,指导帮助不够,总结评价草率,要求L老师写出书面检查。试分析说明S中学在这次"学工"实践活动中运用了哪种教育方法,并结合该案例分析说明运用这种教育方法对教师角色的具体要求。
答: (1) s中学在这次“学工”实践活动中运用了“实践法”。 实践法是通过实际锻炼的方式巩固知识,培养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以发展学生实际能力的教育方法集合。它主要有练习、实践、实习、社会实践等形式。(2)实践法在运用过程中对教师角色的具体要求是: ①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性实践活动的目标,激发动机和态度。同时要求教师安排实践活动的时机合适,难度、时间和作业量适度。L老师只是在对学生做分组后就离开,既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无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必然会导致实践活动的盲目和无序。 ②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 要求教师能对实践过程进行示范,在学生独立完成实践任务时,也需做适时、适度的巡查和指导。L老师离开班级后既无对实践过程的示范,也放弃了对实践过程的巡查和指导,是活动中出现各种事故的主要原因。 ③教师是活动的鼓励者和评价者。 一是教师应充分尊重、鼓励学生 通过实践主动学习、探索和运用所学知识:二是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和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表彰优秀学生,鞭策后进学生。L老师在班级实践活动即将结束后的评优过程中,不是在充分尊重全班同学意见的基础上总结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只是在听取班长的意见后就仓促作出决定,挫伤了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没有正确发挥教师鼓励者和评价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