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何其芳的散文《货郎》,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价文章。要求:(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附何其芳《货郎》原文)货郎何其芳鼓在货郎手里响了起来。六月天,西斜的阳光照着白墙和墙外的槐树,层层的叶子绿得那 样深;金属的蝉鸣声突然停止;在这种静寂里,这座大宅第不知存在了若干年了,于旅行人却会 是一个惊奇的出现,这时门半掩着,像刚经过外出人的手轻轻一带。但这挑着黄木箱的货郎从 草坡走下来,拐弯,经过一所古墓,不待抬头已知道是柳家庄了,举起手里的小鼓,摇得绷绷地 响了起来。他已走到门前了,趁这时候我们清楚的瞧瞧他:高个儿,晒旧了的宽边草帽下,油黑色的瘦 脸上露着筋,长着斑白的须,是在老年人中很难遇到的那种倔强的,有响亮的笑声和好脾气 的人。他用手推开了门。惊骇他那样没有礼貌吗?这不过是最外一道门,白天虚掩着,晚上才关 闭,他知道得很清楚,他不是一个陌生的来客。瞧他那不慌不忙的神气,挑着黄木箱迈进一个 石板铺成的大院子,向前走四五十步,站着望那严闭的两扇大门和门上的半锈的铁环,手里的 鼓又响了起来。鼓声是他的招呼,告诉人“林小货来了”。林小货就是他的名字。没有人问他的家在哪儿, 家里还有什么人,他已多大岁数了。人们都和他太熟识,反而不问这些了,凡是当他从路旁的 茅草屋过,农夫农妇都喊他的名字,买几根针,几尺布。于这些大宅第,他像一只来点缀荒凉的 候鸟,并且一年不止来一次。但现在门内没有动静。他放下担子,放下鼓,把草帽边垫着阶石 坐下,低.着头。他在想什么呢,这老来还要自谋衣食的人?难道想坐在这门外睡一觉吗,在这 西斜的阳光里?轧轧,一个老女仆随着门开走出来:“林小货吗?来多久了?”“刚一会儿。”“干吗不叫?要是我不出来掐青菜--“我刚坐下歇一会儿。我想总会有人出来,这晚半天。”“老爷往常倒在这时候出来走走--”“现在不了吗?”“现在病了。”“那么,劳您的驾,告诉老太太一声。”这宅第的主人病了。这消息使他吃惊吗?他倒是有点惘然。想象那样一个和善的老头 儿,拥有富足的田产,度着平静无波浪的生活,算是有福气了,而缺乏一点康健,正如这巨大的 宅第缺乏一点热闹的人声。像故事里的员外,晚年才得一位公子。小姐们早出嫁了,公子也在 娇养中长大了,但又到远远的地方去了,剩下两个老人和几个仆人。仆人们是不许高声讲话 的,他们的脚步差不多是无声的来往在厅里,在走廊间,在楼梯上。这些林小货都知道。并且 记得那和善的老头儿对他毫不拿身份,喜欢和他攀谈,谈年岁收成,谈县城里的事。他是很难 得到县城里去的,因此林小货的话可多了,但他并不厌烦,有时还谈到他的公子。“听说公子很 有才学,将来会做大事的。”“要是在从前倒也许--”叹一口气。“还不回来娶媳妇吗?”“时常 有媒人来说亲呢。” “像老爷这样人家,挑选得太难了。”“倒是他不愿意。孩子们的事情,现在我 们不能做主了。”老女仆重出来了,身边跟一条黄狗。狗也认识林小货,走拢来嗅嗅他的衣角,摇摇尾。“老太太问有什么新来的货?”“哪有甚么好的。要用好的货,老太太早派人到县城里去买了。”但他还是打开了箱子。大 概这女仆已受了嘱咐,由她作主的挑了一些东西。林小货是卖不了甚么也得走走。而这些大 宅第的主人呢,向来是不缺乏什么也得买点他的货。“老太太叫你就在这儿吃晚饭。”“天还早,多谢了。说我问老爷的病。”“还到哪儿去?”“不到哪儿去也得走了。”我们这倔强的瘦瘦的朋友戴上他的宽边草帽了。夕阳灿烂。他挑着黄木箱走出门外,陡 然觉到自己的衰老和担子的沉重。将赶到一个市集里去吃晚饭吗?将歇宿在一家小客店里 吗?将在木板床上辗转不寐,想着一些从来没有想到的事吗?他已走下草地,拐弯,经过一亩 稻田,毫不踟蹰的走到大路上了。他又举起手里的鼓,正如我们向我们的朋友告别时高高举起 帽子,摇得绷绷绷地响了起来。一九三五年二月二日
(1)通过货郎与东家互相关照,表现了人与人之 间虽有贫富差异却又亲切、友善的和谐关系。 (2)货郎从老东家的病情,联系到自身的衰老感 觉,面对生命的自然规律,虽有无奈的人生迟 暮之感,但又能坦然面对;虽不无伤感,但又 不失积极的生活态度。艺术特色:(1)与一般散文采取第一人称叙述不同,本文采 用全知的叙述视角,有人物、有故事,并采用 一定的小说手法。(2)语言简洁朴实,但又不是一览无余,而是富于 幽远含蓄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