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寻根文学”。
1985 年前二、三年, 汪曾祺、 吴若增等人的小说 《受戒》、 《翡翠烟嘴》 等作品已有 “寻根” 倾向。 作为有声有色的创作潮流, 发端于 1984 年、 兴盛于 1985 年。韩少功、郑万隆、阿城等人在报刊杂志上相继发表一系列关于文学 “寻根”的理论文章,界定”“寻根文学”的内涵和外延, 试图形成关于文学“寻根”的流派。 接着,一系列具有寻根特征的作品发表。 1985 年勃然兴盛, 尤以小说最为突出的 “寻根文学” 是新时期美学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由“寻根文学 ”开始,新时期文学升入一种回归本体意识的创作境界,作家们把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中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况,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