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起,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但有调查反映,部分农村书屋由于常年疏于管理,难以发挥作用,有的甚至被大家所遗忘,沦为“藏经阁”。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苏轼曾说:“三日不读,更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对于个人而言是精神食粮,可以成为心灵的双翼,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但由于城乡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基层儿童及百姓接触图书馆的机会相对有限,所能触及的图书种类、名录也极为贫瘠,建立农村书屋为更多的人提供阅读条件,不仅能激发基层百姓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丰富基层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可谓是文化下乡惠民工程的一大创新。初衷虽好,但一旦形式大于实际效果,导致流于形式就白费功夫了。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都比较落后,各级政府和农村的基层干部对经济建设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农村文化的建设,这导致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远远跟不上了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除了思想上的不够重视,不少农村书屋流于形式还在于,本身书屋建设、管理层面存在缺陷,一个是疏于管理,尤其在书屋管理队伍建设上基本处于空白。二是书籍设置的“不对口”,导致农民朋友兴趣缺缺,看不懂、没作用成了一大问题。最终导致书屋常年关闭,甚至生了“装饰柜”。有资源不利用,或者根本用不上,不仅是严重的资源浪费,更是精神文化的缺失,需要及时扭转。 首先,建立健全农村书屋管理长效机制。拿出相应的文化资金,建设农村书屋,解决书籍的维护等费用,组建起一支专门的志愿者队伍,管理和维护书屋的借阅秩序,并完善书屋的借书制度,避免部分读者借而不还,或对图书不爱惜的现象发生。 其次,提升农村书屋的吸引力。要加大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保证阅读场所设施的尽量完善,对于所藏书籍不能仅限于捐赠,更应该走出去引进来,采取有效方式及时丰富图书资源,并建立联动机制,实现各地资源共享。 最后,培养广大农民学习阅读的兴趣。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适应农业新技术要求、符合新农民文化需求的书籍,解决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