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80、90后的父母,生下孩子后就“甩手不管”,将孩子交给长辈、保姆来带。一项调查显示,58%的受访者认为身边年轻父母“只生不养”的现象普遍存在。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毋庸置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然而,心理期望和角色扮演的反差,让“只生不养”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其实,“只生不养”看似无情实则是当下年轻父母无奈的无奈选择,完全没必要对他们过于指责。 从表面上看,年轻父母缺乏责任和担当,将抚养下一代的家庭功能要么转嫁给父母,或者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寻求外力支持;但实质上,“只生不养”并非父母狠心,只是面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次优选择。单从情感上来讲,又有哪个父母愿意舍弃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机会?在当下,大中城市集聚着众多的优质资源,也吸引着大量的劳动者,激烈的社会竞争,沉重的生活压力,让许多年轻人处于一种劳累甚至“过劳”的境地。将养育孩子托付给父母或者保姆,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我救赎”。当养育孩子和挣钱养家发生时间冲突,当年轻父母分身乏术、角色冲突,他们往往要做出一定的妥协和让步。就此而言,在年轻父母的价值排序中,亲情和家庭并非不重要,而是在坚硬现实的挤压下,他们“不得不如此”。 因此,面对“只生不养”,我们要摘掉“有色眼镜”,少一些居高临下、先入为主的道德指责和人性评判。一方面,读懂年轻父母的爱与痛,正视年轻父母的“托幼”需求,通过家庭、市场和社会多种渠道来为年轻人提供社会支持;另一方面,年轻父母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内,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关心。只有多一些陪伴,多一些亲情互动,家庭生活才会更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