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诸如葛优躺、网红青蛙PEPE、有四肢的咸鱼和日本萌物懒蛋蛋此类表达颓废、绝望、悲观、生无可恋的形象代表人物爆红网络,这种网络文化的兴起被统称为“丧文化”,对于“丧文化”,你怎么看?
网络文化的日新月异总能迸发出新的话语体系,也能引起我们对于现代社会现象的思考,近期网络流行的“丧文化”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年轻一代“热衷”于颓废和绝望,并着力表现那种麻木不仁、冷漠无情、行尸走肉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的情绪,需要我们正确的去引导这种负面情绪的情绪,让生活心态回归理性。 “丧文化”的出现确实有其客观背景。一方面是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一直以来日本都有“宅文化”,日本社会相对富裕加上经济发展长期不景气,不少年轻人“宅”在蜗居里“啃老”,只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手段与社会发生关联,他们一方面在无望的人生中长期颓废,另一方面也使得网络上充斥了“丧文化”的魅影,中国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另一方面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确实存在,在遇到压力的时候难免会有“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漫无目的的颓废”“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等此类的发泄和抱怨,这些散发着绝望特质的话语,配上生动的“葛优瘫”“懒猫瘫”等表情包,他们觉得很能反映一种无力、无奈、无趣、无感时的心境,于是互相调侃,互相宣泄,这是年轻人常见的表达方式,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常用途径。 当然我们理解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年轻人所面临的压力,并不代表我们希望让这种“丧文化”过分充斥在我们青年人的价值理念中,媒体和社会大众都应该对“丧文化”现象得以滋长蔓延的态势保持警惕,应该倡导一种趁年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自觉加强学习、自觉奉献青春,敢爱敢拼,敢试敢为的蓬勃价值观,我们要关心青年人的生活和心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真正为青年人排忧解难,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热心人,用习主席的话说就是:让每个中国年轻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