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教学评价的结果进行处理和报告?
【要点解析】 (1)评分。评分时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绝对标准是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学生的分数和其他同学的回答情况没有关系。它强调,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背景情况的差异,所以他们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比较的。它对应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参照评价。相对标准是以其他学生的成绩为依据,评价不仅与学生自己的成绩有关,还与其他同学的成绩有关。相对标准对应于常模参照评价。评分标准一定要与测验的编制计划和实际的编制工作保持连续性,确保整个评价活动是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的。这样,评价结果才可能避免主观性,是教师所预期的信息,具有较高的信度,能够对教学活动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的评分过程应包括如下步骤:①搜集有关学生的信息,信息可以来源于不同类型、性质的测验甚至观察的评价方式。②系统地记录下评价的结果,并随时保持最新的结果。③尽量将搜集的资料量化,用数据来表示学生的学习情况。④为了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最终的学习成就上,教师需要加大最后测验得分的权重。⑤评价应该以成就为依据,而其他特征的评价,不要和成就的评价混杂起来。 分数评价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就,这是应试教育的不合理之处,过分重视分数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提倡素质教育,正确对待分数,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教育改革已经并且仍然努力的方向。 (2)合格与不合格。有些课程采用合格与不合格来评价学生的成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是否完成了每次作业来评价,也有可能根据学生的几次作业情况评分,甚至评分的标准可以是学生的出勤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对传统的分数评价只重结果的一种适度纠正,避免考试焦虑和考前突击等应试的弊端。但其评价的针对性不强,客观性与准确性也难以保证。 (3)其他报告方式。除了常用的评分方法,教师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来报告评价结果。教师写学生的个人鉴定或定期的综合评价,提供给家长和学生。观察报告也是一种报告评价结果的形式。此外,通过与家长面谈,也可以交流关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态度等方面的资料。这些评价方式更为具体、有针对性,但偏重于教师的主观意见,不具备普遍的说服力,应与其他评价方式搭配运用。